和弗兰克学写作第九期+框架布局的学习+3/6

(一)用思维导图拆解10W+文章《你的死工资,正在

拖垮你》的结构框架,并用一到两句话来总结这篇文

章框架中值得你借鉴的地方。


框架结构请看下图:


改篇文章值得我学习的点:

先利用故事引起读者去思考,再利用故事去论证作者自己的观点,通俗易懂。



(二)使用第三课讲到的任一个框架列出命题文章《

和弗兰克学写作,我收获的几点改变》的大纲(其中

大纲中的提到的改变点不少于三点,大纲内容要包括

文章的主要观点、金句、故事或者例子)。

*使用框架“问题+方法+感悟”


自己困惑已久的问题:

1)难以持续输出高质量的文章

2)发散思维地写作,主题不突出。

3)无法用简单且有趣的言语写得让读者明白以及感兴

趣去阅读。


作者的思路和方案:

1)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工具刻意收集素材。

2)利用框架写作。

3)以故事带出观点。


联系实际思考找差距:

1)回想起自己容易写文章写到枯竭的原因,一方面当

然在于自己的经历有限,另外一方面在于自己一直写

作并没有刻意收集素材的习惯,非常依赖于灵感。在

此之前,我的观念真的是认为写作就是坐在电脑前单

单凭脑子去想的,也尝试过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时间都

不能成章,说白了就是仅凭现有的素材不足以应付。

一个人的经历和灵感都是有限的。刻意收集的方法可

以让我写作不单单依赖那并不多的灵感。而积累的过

程中,或多或少能有收获,不论是学到新只是还是获

得了新灵感。正如一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

头活水来”。

2)以往我的写作模式更偏向于意识流,想到什么写什

么(自high),往往就会写着写着写到二次元空间。

什么都想表达,但通篇读下来又会让读的人不清晰我

想表达什么。

框架写作是对发散性思维的一种“约束”,让感性的

写作更加理性。这样也就能让更多的时间和脑细胞放

在需要表达的观点上,是对时间和精力的一种节省。

3)比起我以前的平铺直叙,故事容易吊起他人的胃口

,也容易吸收观点。作为一个读者,我也偏爱看有故

事的文章。所谓小故事大道理,看故事更加有趣,而

且更容易联系到生活实际。



昨晚加班,已经感到工作到有点想吐,跟同事比利吐槽了一下。

比利:“明天就星期天了,还愁什么?!”

“可我明天还要上课!感觉时间都不够用!”回想起前两天,我也利用公司meal break写作业。

“既然你想优秀,就得付出代价。我就不同了,我明天整天打机。”

听他这么一说,我一下子就释然了。确实,这仅仅是一个选择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