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中秋夜黄智扬借诗明志,潮汕玉凤坑王爷庙外有情况

九月十五日,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白天,村民们拎着祭品到祠堂祭拜,传言祖先吃得饱,家族就能人丁兴旺,富裕安康。

到了晚上,各家各户在大门前或天台摆上大红桌子,桌子上放置着时令瓜果、月饼、发粿等祭品,上香拜月,龙阳村很是热闹。

成熟的柚子、佛头果、青皮梨、龙眼、杨桃、苹果等水果成为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节在当地又称为“水果节”。

夜空中,一轮圆月高挂,村里的两个大广场开始烧起瓦塔,为了的烧掉霉运,更多的是燃起兴旺。

据说以前烧瓦塔是“击杀元兵”的信号。当初元兵攻占潮汕城,他们在潮汕城实行三户人家养一个元兵的政策,作恶较多,激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最终潮汕城的百姓在八月十五那天晚上,以烧瓦塔、燃烟堆为信号起义。之后这个习俗便被保留了下来。

街道上,有的小孩子提着灯笼在嬉戏着,有的小孩子则放起了烟花,晴朗的夜空被这烟花映得璀璨夺目。

黄正德一家也围坐在一起,喝喝茶、吃吃月饼、赏赏月。

“爷爷,这是什么?好好吃啊!”晓筱举着一块饼,奶声奶气地问道。

黄正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这是朥饼,咱们潮汕特色的月饼,香甜、脆软、肥而不腻。”

“嗯,太好吃啦!”话音刚落,晓筱又咬了一口,

“还是老家的月饼好吃。”黄智扬已经吃了一半。

人月团圆,人间一大美事矣!

当时间到了晚上12点半,一切都安静了下来。黄智扬一人独坐在天台上赏月。

看着那轮高挂在夜空中的明月,刷着手机里的微信朋友圈,吸一口初秋的清净空气,黄智扬诗兴一起,便在朋友圈发表了一首《八月十五赏月》,以明志趣——

明月普照天下圆,故乡他乡两头牵。

即使距离千万里,我心君心一线牵。


城市灯光太繁节,乡里池塘祥光添。

屋顶树梢明镜挂,牛羊静卧鸡鸭眠。


清风拂云昆虫唱,草原沙漠乡村安。

一片银辉洒下去,定叫大地亮起光。


但愿人间永昌乐,相聚离别又何妨。

改天牵得佳人手,相敬一生步天涯!


这天夜晚,潮汕西北面的玉凤坑也是放烟花唱大戏。

月光下,玉凤坑王爷庙檐角的金饰浮雕显得熠熠生辉。

看似祥和平静的月明之夜,暗处却涌动着暗流。

王爷庙前,两个外地人鬼鬼祟祟,打电话问:“宋先生,王爷庙外面都没有什么发现。”

“嗯。”宋先生顿了顿,继续说道,“明天白天,你们进去王爷庙里拜拜,多拍些照片回来。”

“好的。”

这位宋先生,是潮汕锦天贸易有限公司法人,外地人,不会讲潮州话。

虽然他是企业的法人,但是他从来不露面,公司都交给一位能讲闽南语和潮州话的人来打理,这个人在公司的职位是总经理,名片上印着“宋锦天”三个字,外界一般认为这公司就是他的,而且都认为他是台湾商人。

这位宋锦天总经理做着对外贸易的生意,将潮汕特色的陶瓷、茶叶、美食以及其他工艺品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

在潮汕经商十多年的宋锦天积累了大批人脉,自己的财富也不断累积。

当晚,宋锦天回到前不久在龙阳村跟当地村民租的一栋三层的宅基地房子里。

这栋房子的位置很特别,是龙阳村最靠南面宋井的一栋房,而且与其他民居保持了一段距离。

宋锦天站在三楼房间的南向窗户前,没有开灯,用那早已架好的望眼镜看去,刚好就是宋井!

中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喝茶,一边默默地注视着宋井,注视着陆达的开发地块,注视着这一切,他希望能见证奇迹、发现宝藏!

跟其他潮汕人一样,他也喜欢喝茶。当晚,他拿出了龙阳村后山特有的茶气厚重的单从茶。

很少人知道,龙阳村除了宋井出名之外,这里还有一种当年南宋皇帝品尝过的单从茶,号称宋种!


本文改编自余源鹏所著的2019年11月出版的以潮汕为故事背景的当代长篇房地产开发全流程与寻找三大宝藏及四大东南宗族争斗民俗小说《千年宋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