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与个人探索之路摘录

引言

“你不是你的身体,你也不是你思考着的头脑,你不是任何你看到的客体,当你能够否定所有原来你认为是你的那样东西,那么剩下来的是什么呢”?马哈希说那剩下来的就只有觉知,而那个就是你,那个就是真正的你,觉知的本质就是存在意识与喜悦。

对于体验过这一点的人,人生轨迹就改变了。

前言

觉悟或者说个人的灵性或修行追求,只与自己有关,与他人无关,然而,当具有一段关系时例如情侣或夫妻关系时,这却会极大影响彼此。所以,有必要探讨和深入思考关系对人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内容的摘要和分类汇总,原文可以看参考资料中的链接。我也做了延伸的思考和总结在文章的最后。

萨古鲁

是否需要

这是属于个人化的需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对某些人来说是轻微的,对另一些人来说是强烈的。这是个体的需求,不是说每个人都需要建立某种关系或者都不需要,没有这种通用处方,没有这种事情。
这也取决于你和谁在一起 。

影响的可能性

因为他们可能会花费你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并且你可能不知道他们也许比你更强大,所以没等你把他们带向你的轨道你反而被他们影响。各种可能都存在。

如果你对修行的渴望已经把你完全带离了你生活的环境,就会出现一定的干扰和冲突。这不是真正的冲突,因为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才是冲突,但一定会出现干扰。除非我们身边的人都非常成熟,愿意接受他们无法理解的事物,才不会出现干扰,而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

如果你能温和地去进行修行,那再好不过。但是有时你做不到。不是因为你不能温和地去做,而是其他人拒绝让这件事变得温和。

意愿与努力

如果你是想要一个美好的家庭,那么两个人之间的和谐是必须的,也就是说至少在某一方面两人要有共同的东西。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妥协,需要爱,也需要忍耐。如果你想和一个和自己不太搭调的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但是你又不想按照他们的方式生活,那么你将忍受更多。你爱的这些人并不省事。

冲突与行动

你修行其实没有和任何人产生冲突。冲突是你在生活中做事方式的选择,这些也要像平常一样去解决。你考虑一下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以此为依据去采取行动,这样生活才能继续。

相处的建议

你的丈夫或妻子不仅仅是关乎你的灵性成长。如果你同时也想要拥有快乐的家庭生活,那你必须选择喜欢的人作为伴侣。但是无论任何一个人,他/她总会有让你不喜欢的地方,是吧?你把不喜欢的那部分用来修炼灵性成长,而剩余喜欢的部分就当作享受生活。

关于物质的那一部分,根据你的能力来处理。你必须清楚什么是你能做的什么是你没办法做的。如果你的同伴能和你志同道合,那很美好;如果不能,那也没关系。不要怨恨他们,你也不需要走他们的路,这样就好。

有一点是你可以转化你自己---转化你的存在方式,不知不觉中,你和他们的相处状况会转变。

强迫性与觉知

冲突会发生,是因为你沉溺于强迫性。人们做很多事情是出于强迫性。你必须清楚地分辨出你的行为,是出于强迫性需求还是有意识的行为。把它记录下来,审视它,确保至少每六个月,你可以勾出一项强迫性行为,把它变成有意识的行为。每隔一段时间,就勾出一件强迫性行为,把它转向有觉知的行为。如果你坚持这样做,很快,你就会没问题。

共同探索

如果夫妻两人都是真正的探寻者,那么双方追随不同的灵性道路是没有问题的。

无论一个人是购物者还是灵性探索者,两者都是在寻求满足。作为一个灵性探索者,你已经意识到购物并不能带来完全的满足。你已经意识到,通过索求和获取,你不会得到满足。

如果一个家中,两个人有两条不同的灵性道路,他们一起生活、修习,那个家会多美好!灵性探寻是体验性的过程,而不是一种会与周围事物相冲突的事物。但是,如果你以灵性之名去追求具体的信仰体系,当然会发生严重冲突。

两条灵性道路从来都不是问题。如果两个人都是探索者,有什么问题呢?假设你发现一些东西对你确实有用,你可以把它分享给对你很重要的另一半。如果他或她找到了真正非常好的东西,他们可以分享给你。

重点

你怎样走没关系,只要你关注的是你的修行过程,不管怎样你都是独自一人,没有人和你一起。

走上修行之路,不需要你放弃任何东西。如果家庭的形成只是为了繁衍生息,而不允许出现其他任何可能性的话,那家庭的存在就到了断裂的极限,再无其他出路。

你必须在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秉着另一半比你更重要的心态。这样就没什么问题。

奥修,成熟的爱

爱是两个个体的分享。当一个人开心的跟自己的单独共处时,我称其为“个体”,否则他不是一个个体,如果他独处时不开心。

你因为不开心而找别人,这样关系肯定会出错。出于开心找别人,那么关系永远不会出错。出于开心而找。

如果你在独处时能开心,你就学会了开心的秘诀。现在你跟别人在一起能开心。如果你是开心的,你就有东西可以分享,可以给予。给予,你就会得到,别无他法。

接着,爱别人的需要升起了。通常人们的需要是被别人爱。这是一个错误的需要,这是一个幼稚的需要,你不成熟。这是一个小孩的态度。

成熟之人知道另一个需要:现在我必须爱别人。被爱的需要是幼稚、不成熟的。去爱的需要才是成熟的。当你准备好了爱别人,一段美妙的关系会出现,否则不会。

葛吉夫与夕阳解读

葛杰夫有个著名的格言:“有意识的痛苦才是有价值的,有意识的爱涌向相同的回应,诉诸情感的爱带来相反的结果,肉体的爱则依赖类型与磁性的吸引力!”。

“诉诸情感的爱带来相反的结果”是什么意思?你拼命的要爱一个人,诉诸情感,你以这样的情感方式,强烈的爱一个人超过三个月你自动会反感的,同样的人,丝毫没有改变,对方还是原来的人,但是你现在开始无理由的讨厌他了,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开始喜欢的一个人,几个月以后,你莫名其妙的开始讨厌他,而且是没有理由的,所以当你特别推崇一个人的时候你要小心,你迟早有一天会对他反感,因为你的推崇其实也是一种情感,那种情感迟早会来到它的对立面,所以奉劝你对一个人特别迷恋或者崇拜,也不要对你的男女朋友特别着迷,你太着迷了有一天会反感他(她),这就是能量运动法则,两极的现象。

而只有一个有意识的爱才回引发相同的回应,什么事有意识的爱?你们谈的恋爱当中90%都是情感化的,甚至夸张点的说99%都是情感化的爱,对于一个有文化的人来说他更倾向情感的爱,对于一个文化低的人来说他更倾向于肉体的爱,但是一个有意识的爱是怎么样的?
铃木大拙曾经举过一个恰当的、鲜活的例子,他说当一个禅宗的人看到一朵路边的花,他会看着这朵花完全的生命力、完全的美,但他从来也不会伸手去摘;而一个非禅宗的人,看到一朵花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摘下来闻闻,他不知道摘下来的片刻花儿就死了。
看着花儿而不想占有的就是有意识的爱,当你想要占有就是诉诸情感。你越是想要占有一个人,人家越是反感你,因为没有一个人想要失去自由,越是抱紧越是要挣脱,而有意识的爱给你全然的自由,他并不想占有你,无论你来或走,他的爱没有任何的增加或减少,这就是有意识的爱。

摘录总结

关系与修行

如果一个人有探索未知的需求,那么建立关系的需求是个人化的,也取决于与谁在一起。关系的建立可能有影响,也可能没有影响,大多数情况下不容易兼容。

如果要建立美好的 家庭生活,对方必须是你喜欢的,而且可以和谐相处。对于不喜欢的部分用来修炼灵性成长。
最棒的情况是志同道合。关于物质的部分,根据个人能力来处理。

如果有冲突,是因为行为的强迫性,将它变成有意识,有觉知的行为,很快就会没问题。生活中做事方式的选择要考虑什么是最重要的,依此采取行动。

对于夫妻两人都是真正的探寻者,都意识到只有物质无法带来满足,家会很美好,互相分享。

无论如何,修行之路是独自一人。秉着另一半比你更重要的心态,就没什么问题。

成熟的爱

独处时开心,就可以分享和给予,否则不开心而找别人,关系会出错。
需要被别人爱是幼稚的需求,去爱则是成熟的。

肉体的爱依赖于类型和吸引力;情感的爱因为能量法则迟早会带来反面现象;有意识的爱,不用情感的爱才会引发回应,给予全然的自由。

观察与延伸

人过得不够平静,快乐,带着自己的脾气情绪,很多无意识的反应,往往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了很多麻烦。
变得平和宁静和快乐,则家和万事兴,即使在追求物质的这个时代,也是人过得幸福的一项基本技能。

人变得平和有很多方法,向内看是唯一的道路。方法可以分为几类,有从身体入手的,有从奉爱入手的,有从能量和智能入手的。
现代社会与历史不同,随着物质科技的发展和生活的便利,人身体的使用越来越少,不仅缺乏锻炼,感性的方法也不太适合经常用脑的脑力工作者,更缺乏有意识的从身体入手的方法。

瑜伽能让你抽走那个能量,使原来跑到负面形式上的能量开始收回来,开始回到能量的中心,回到充满光的源头。那些形式就自动地被超越了,因为它们枯萎了,没有继续的能量可以维持它们,所以瑜伽是可以控制这些意识形态的非常科学的方式。

当人不再受内在愤怒,悲伤,恐惧,嫉妒的驱使,就会比较中立,宽容,而具备理智,少一些麻烦和无意识的机械性或强迫性反应,多一些顺利和对工作生活有意识的反应,也就离幸福会近一点儿。

即使为了个人的健康幸福,isha的瑜伽也仍然是其中一个比较可靠,系统和有效的办法。
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瑜伽课程心得。不仅整个练习过程中是带着觉知的,而且也系统 地激活身体。幸福的三个真相一书中介绍瑜伽就是激活内在能量,让身体和头脑发挥最大潜力的科学。 萨古鲁本人以及我所见到的那些持续连续瑜伽的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协调一致身体,头脑和能量。不仅人会变得平和,平静,也会更加充满生活的活力。
从而可以处理好生活工作中的事情。

愿在你生命的每一刻保持内心愉悦,宁静,超越物质局限。

总结

向内看的探索 --> 个人变得平和,宁静,活力 --> 身心幸福

喜欢对方,个人化的需要 --> 进入关系

关系中的2个人--> 互相影响,花费精力和时间,不干扰的情况少见。

关系中的2个人都进入探索之路 --> 志同道合,爱,努力,妥协,忍耐 --> 家庭和谐,分享 --> 美好的家

关系中的1人进入探索之路 --> 转化自己,转向觉知,另一半更重要的心态 --> 成熟的爱

依据价值观(什么是重要的)而采取行动。

不付诸强烈情感的爱,不占有对方,有意识的爱。

平衡,协调身体,头脑和能量。

参考资料

亲密关系对于灵性来说是一种助益还是阻碍? https://mp.weixin.qq.com/s/bAXWvmfZy7tZC238x3V21Q

修行者的关系蓝调 https://mp.weixin.qq.com/s/NVXvefSOcHWysW5H-3gaFw

萨古鲁谈家庭对灵性修行的影响
https://mp.weixin.qq.com/s/NCrk2U8jdKXho3LvRmBzQA

夫妻双方是否应该走在同一条灵性道路上? https://mp.weixin.qq.com/s/oLcoyqYTHNI8cDa5yYBCMw

别因为孤独而寻求一段关系,先静心 https://mp.weixin.qq.com/s/XnuI_rik-8jHJ8o76XwNzw

夕阳读书会016-拉玛那.马哈希.葛吉夫.有意识的爱和信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d62e960101e5gg.html

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的转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d62e960102vm0p.html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