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

        雪是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俗话说得好“春赏百花,冬观雪。”可见人们对雪的喜爱不逊于对鲜花的追求。然而,若想看见漫天飞雪,必须经过漫长的等待,必须有直面寒冬的勇气,还要能忍受寒风刺骨般的折磨。因此我不由得感叹,“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寒冬爱雪花。”

        在南方,看雪真的是千载难逢。此时的天空阴阴沉沉,大雾遮住了眼前的视线,朦胧迷离又弥漫着洁净的气息,经过雪的洗礼,空气里仿佛都带上了香气。一颗颗翠绿的松树戴上了洁白的帽子,披上了白披肩,地上的黄土也盖上了一层白地毯。放眼望去,绿中带白,白中显绿,黄中点白,白中带黄,融合得自然和谐,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实时拍摄

    “下雪了,快拍照。”

        周围的人们大声呐喊,这声欢呼如同中了彩票。此时的“雪”称为“冰”更为准确,它已随着温度的升高慢慢化去,仿佛美人的妆容即将脱落,但又没有花妆的担忧,怎么样都有它独特的美。

        路边的小草裹上了晶莹剔透的衣裳,在这片白雾里是那般的耀眼美丽。它洁净无暇,没有一丝杂念,路边的人们不由得停下脚步,伸出手静静地感受这纯洁的美好,这一刻忘记了寒冰,忘记了冷风,忘记了前行。

实时拍摄


        此时大脑突然跳出《别董大》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的寂寥;浮现出“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的赞叹;陶醉在“霜雪吹满头,也算是白首”的浪漫里……不知是古人的文笔优美,诗歌的感染,还是中华文字的独特魅力,这一句句诗句给这本就壮丽的雪景又增了几分姿色。       

        路边停满了车辆,他们都是不远千里专门来高山上看雪的。他们不顾山路的崎岖陡峭,不顾高山的严寒,只为了亲眼看一看雪。

实时拍摄


        人群中的一名女子,把她的洁白棉衣脱下,摆好姿势,在寒风中停滞许久,只为了穿上里面那件艳丽的衣裳与这仅剩不多的雪景拍照留恋。她是茫茫雪海中的一点红,是蒙蒙雾里的一道光,更是爱雪人士最真实的写照。

      漫天的雪花在空中飞舞,演奏了一段绝美的舞蹈后,飘落地面,用它的身体充当棉被,减少土地热量流失,避免植物冻坏,这又是丰收好运的兆头。

      或许就是这样吧,人们爱雪,爱它的洁白无瑕,爱它的千奇百态,爱它的纯真美好,爱它的美好寓意,爱它一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执教者 王崧舟 听王崧舟老师上《湖心亭看雪》,听得如痴如醉。这样长一篇古文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读通都是很难的。确实...
    笑春风l阅读 898评论 2 3
  • 想起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自由和安阅读 181评论 3 1
  • 2016年11月6日,北京降下了初雪。 紫禁城的雪景,堪称惊艳。 红墙配白雪,不愧是:“碎碎坠琼芳”。 看得我这个...
    杭小熊bear阅读 2,668评论 0 4
  • 教材解读: 明末清初有位才子,他前半生是鲜衣怒马,及时行乐的富贵公子。明朝覆灭后,他愤而高举反清复明的大旗,但历史...
    宋馨阅读 579评论 0 1
  • 早晨起来发现屋外又是一片白茫茫,便想起要到罗塘公园去看雪。拖拖拉拉已经到了午间时分,奇怪的是太阳放晴了,室...
    灵犀1981阅读 517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