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虑读者的作家不是一个好厨师

现在,我要调整我写反思的风格.

以前在写反思日志的时候,想着只是我自己看的,写得那么好干嘛?

所以,我就理所当然地在简书上打草稿.想到哪写到哪,自嗨到底.

直到今天听了小六的分享,里面说到:"写作就像做菜,要考虑到读者的口味,食欲,食物的卖相,才是一个好的厨师."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小六后面还说道:"写作可以让你在用自己的话输出给读者的过程中,会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

所以,为了加深我对知识的理解,我决意尽量用"说人话"的风格,去写我每日的反思.

下面进入正题:

3月9日,很正常的工作日.同时,也是我持续进步的良好素材.毕竟,没有什么比自己的亲身体验更让人印象深刻了.

目前是我坚持写反思的第三天了,之所以要写反思,是基于成甲老师的书<好好学习>中提出的对于反思的观点.我认为这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的.为了把成甲老师的"反思"观点变成我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如果看完不用,那么很有可能在许久之后,我只会默默感叹:"懂了这么多道理,然并卵".

那么,平常的3月9日里,有些什么我需要反思的呢?

第一,午觉问题.今天的午觉时间依然超标,睡了3小时(目标是1小时以内).这暴露了一个很基础的问题:我的精力管理出了问题.这几天下雨,我没去外面跑步,跑步这事本来我觉得只是可选的,经历了"午睡门"后,我今天才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毕竟人体也是个机器,要大容量的电池才能待机更久时间,幸好人体这个机器是可以靠重复练习来升级硬件的,当然,早睡早起,也是很重要的升级手段,虽然我的工作时间不稳定对我的时间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机会,能更好地锻炼我的时间管理能力,更确切的说法,是我的精力管理能力.目前做出一些调整:

1.明天中午写完一篇文章,完成写作打卡,明天的总结在后天早上7点起床后写,调整作息规律.(短期)

2.以小六上课说的"微习惯"概念为基础导向,先将起床时间定为7点(我平时是8点),以后习惯了7点后,再慢慢把时间提早半个小时.(切忌不能一步踏进冒险区,要先跨半步,进入学习区)

3.如果遇到下雨等突发情况,锻炼改为室内,使用Keep为辅,保证锻炼能够稳定坚持.

第二,工作上的拖延问题.有一件工作上举手之劳的小事,我偏偏拖到今日,都还!没!完!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工作上有一件事,很小,不太重要,截止日期很长,一个月内.但需要找到别的同事交接后才算完成.我现在就是有一件这样的小事,像苍蝇一般烦人.我有空的时候吧,别人没在,想要转头再来吧,在干其他的事的时候,又把它忘了.结果一直拖拖拖,如果拖到月尾,就变成重要的事了.

像这类事情,我应该加强防范意识,在它变成重要的事之前,把它消灭.在后天早上的反思日志之前,把它搞定吧!

说完了该改的部分,接下来说说要表扬的部分:

1,在与家人的沟通中取得进展(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听完父亲的复读机式牢骚,并简单地回应)

2.天天用英语取得进展(day1第一,二段)

3.反思坚持3天

以上就是我3月10日的反思,与君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