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村干部人事档案全覆盖,县市级干部档案管理中心应采用“三个要”举措,提高村书记档案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一、要对标全市标准,严密组织建档
参照干部人事档案要求,按照尊重客观事实、符合实际、全面准确、一人一档、统一管理、认真清理核实的原则,建立村干部人事档案。一是科学规范建档。根据干部档案归类原则,细化履历材料、自传思想、考核鉴定等10类归集内容,统一定制档案盒、材料袋、分类纸等制式材料,参照干部人事档案内容模板,全流程规范档案信息采集。二是保障管档环境。按照“一人一档”原则,购置专用档案柜,采购档案专用紫外线消杀灯,定期检查消毒。制定日常使用、查阅借阅、移交转递等管理制度,多角度保障档案妥善归集,切实保障村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性。
二、要严审入档材料,做到信息精准
为准确反映村干部基本信息、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工作实绩、清正廉洁等方面情况,对村干部人事档案归集进行严格审核。一是对每本档案划定个人填报、专人组卷、乡镇初审、组织复审环节,按照乡镇街道归属安排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对村书记档案分级分类核查、逐人逐项认定,做到“凡提必审、凡转必审、凡进必审”。二是探索建立月收集、季维护机制,每月动态收集有关变动信息,针对职务变动、学历培训、考核奖惩等情况进行实时补充更新,及时将工作、学习中形成的各种材料补充到人事档案中,实现动态化、专业化管理。
三、要突出结果运用,提升治理效能
坚决做到用好、用实村干部人事档案,充分发挥档案的效用。提高村干部档案在人事任用中的影响力。一是将每年考核、奖惩、实绩情况作为今后落实工资待遇、绩效报酬、离任补贴认定、培养提升等工作的考察决策依据,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为下一届村“两委”换届等工作夯实人才基础,发挥人事档案的参考作用。二是发挥好村干部人事档案的监管功能。除工作成绩外,奖惩情况作为重点入档内容之一,要利用人事档案加强对农村干部队伍监管,强化村干部对日常言行的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