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劝学诗》:惜时勤学,为人生奠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以流水比喻时间,发出“时不我待”之感慨。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警醒我们要珍惜有限的时间,勤于向学,为人生打下坚实基础。在文学史中,劝人惜时勤学的诗文数不胜数,朱熹的《劝学诗》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一首,原文如下: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少年易老学难成”,青春的岁月容易逝去,而学问却很难取得成果。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时间充裕,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但在这个时期,由于涉世未深,体会不到学习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往往放纵耳目声色,虚度光阴。诗人清楚这一现状,以“易老”和“难成”形成对比,在“一难一易”中让青年学子们明白惜时勤学的道理。

“一寸光阴不可轻”,所以,要倍加珍惜每一寸光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们喜欢给时间加上刻度,于是有了计时工具来度量时间的长度,于是用珍贵的黄金来称量时间的重量。在这里,诗人用“一寸”形容一段极短暂的时间。在诗人看来,即便是极短暂的时间,都不能浪费,意在提醒学子们珍惜时间。

“未觉池塘春草梦”,池塘岸边的春草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为了把道理说得形象可感,在这里,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春草梦”来形容青少年。春天,草木萌发,生机勃勃,而青少年时代是人生中的春天。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比喻恰切。青春是一场华丽的梦,人们沉醉其中,听不到时光的呼啸声。

“阶前梧叶已秋声”,台阶前的梧桐树的叶子已随秋风飘落,沙沙作响了。在这一句,诗人继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梧桐叶落”比喻“人生暮年”。所谓“一叶落而天下知秋”,梧桐树对秋天极其敏感,秋天一到,它的叶子率先变黄,落下。诗人连用两个比喻,意在提醒人们,不要以为青春是永恒的,在不知不觉中,人就变老了。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历代的有志之士都曾发出过呼吁,提醒我们珍惜青春时光。因为,青春是人生四季中的春天,在春天播种,必定能够在秋天收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赏析】 《劝学诗》是一首逸诗,...
    62cdf1baf7bb阅读 3,696评论 0 1
  • 到唐时,诗歌发展到最为繁盛的阶段,何事何物都能入诗,基本能写的题材都被写了个遍,闻一多先生在说唐诗时总结道:“凡生...
    读书灯下阅读 7,666评论 40 128
  • 【原文】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
    62cdf1baf7bb阅读 4,019评论 0 7
  • 朱熹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他是我国古代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
    纤纤紫燕阅读 4,916评论 14 14
  •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偶成》一诗没有过多的铺垫,也没有引经据典,完...
    37f656f2331b阅读 4,75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