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这么多年,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接受习俗看待岁数。今天晚上洗澡的时候,猛然想到我都已经25岁了,离30岁越来越近,突然有点害怕,虽然我早就在成人世界滚打了好几年,然而以我工作的内容和环境都是向内的,也就是封闭性质的居多,实际上我成长成熟得依然很慢,除了不可抗拒的年龄在增加其他各方面能力不足的依然不足。
这些天看村上春树的书,真是感觉看对了,因为没看完几页都会有很多感悟,其实他的文字很简单,通俗的就像自说自话一样,但就是如此简单的文字可以引发你深深的思考,带入自己的生活会颇有体会,像一个没有姿态的长者通过自己跑步时的思考告诉你生活的道理。可你又不会觉得他是在说教,因为他只是在和你谈话,一种毫无拘束的轻松氛围。之前最开始知道他是读大学的时候看电影《挪威森林》,后来得知是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就深感他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小说家,但也是只是仅此而已,作为他的读者,我们还是和陌生的,因为我不可能根据一部作品就了解他的所有,所以后来尽管知道他还有很多好作品,也没有太想去读,或许是我的性格使然吧,对于大众广泛喜爱的作家,反而会令我失去对他的兴趣。直到看到他的这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可以说是最能反映他真实生活的文字,因为作者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么,这本书的主题都是在谈跑步,既然是跑步就不可能像写小说一样,完全集中精力去构思,去开凿坚固的磐石。尽管如此,在跑步中有这些思索也不愧是一个小说家的不能,总是在不停思考,不断观察生活,洞察人世,惟其如此,才能寻找到源源不断的水源。
正如他说的,你要认清你生活的基准,也就是焦点。只有这样,你才会朝着目标明确的努力,想要面面俱到,四处讨巧,其实只会把自己搞得很被动。哪一个好处都没占到,别人也不满意,简直是没一点好处,除非你能一直保持讨巧,否则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委屈自己。最终你活成了自己,别人依然理解的。其实这也许是看一个人成不成熟的表现吧,真正成熟的人必是有完整人格的人,而这样的人也会有强大的内心,不会太在意外界的看法和他人的眼光。
我为什么会因为25岁而恐慌,就是还没找到我该聚焦的东西,而这个东西或许也就是我的人生意义,一个能体现我价值的事情。或者说我根本就没勇气去尝试,太容易被外界影响而轻易放弃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一切的根源都是我自己,只有战胜自己这个最强大的敌人才能活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