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多给自己机会尝试

《买买买时代的行为经济学》接地气的案例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易于操作。

                        『损失厌恶心理』

宁可失去新经验也不想放弃既得利益的想法,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损失厌恶心理』。

我每次做头发都到开车1个小时的一家店,因为店里有熟悉我发质,性格,沟通很好的发型师,头发做出的效果都不错。

因为距离远,考虑过换距离近的理发店,但不敢贸然决定,去一家陌生的店,要重新熟悉一个合适的造型师,结果会有两个

A.做出的效果满意,基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型师。

B.做出的效果不满意,如果为了节约时间,下次换附近别的店或者换一个造型师再尝试。

所以,要尝试新的事物需要花费时间参考比较,信任需要重新建立,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可以 大胆尝试,损失可以承受。但生活和工作中的大事不能轻易大胆尝试,造成的损失不是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聚光灯效应』

年轻时在意别人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丰富,就不怎么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就像贺涵对子君说的“关你屁事”。哈哈哈......其实生活中除在意自己的人,别人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记住你的好事还是出糗的事,所以不要中『聚光灯效应』的圈套。

                          『替代性报酬』

写晨读感悟心动了很久但迟迟不见行动,为啥呢?这不是生活必需,没有外界压力,只能靠自我要求和自律完成,总找很多借口逃避行动,比如不知如何下笔、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差,没时间等等。

前几天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写晨读感悟,如果能坚持写一个月奖励自己一个心仪已久的包。

到今天为止,基本每天写晨读感悟,不管质量如何,字数多少。

如果到了晚上还没构思好,哇!心里一百个着急,寝食难安。如果提前交晨读感悟,一天轻松。这即是『替代性报酬』的作用。

其实行动并没想象中那么难,不给自己设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