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4 论语学习笔记

悟:

1、久而敬之:就算再熟,分寸感也得拿捏得“死死的”。

有时候我们因为太熟悉了,就口无遮拦,对朋友,对家人,这样并不好。

不管有多熟悉,都好保持边界,有分寸感,尊重对方,以诚相待,这才是长久的相处之道。

2、 三思而后行。

快速判断的好方法:“二思”即可,

第一遍:想这件事情的优点

第二遍:想这件事情的风险

如此想完,一件事该不该做,就能判断了。


4月24日学习内容(公冶长17-22章节)

5.17:

【原文】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交朋友,交往越久,越受人尊敬。”

5.18:

【原文】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养着大乌龟,给它住的房子,房顶呈拱形,柱子上画着水草图案,像天子的宗庙一样,这怎么算明智?”

5.19:

【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译文】子张问:“子文三次做宰相时,没感到高兴;三次被罢免时,没感到委屈。卸任前,总是认真地办理交接事宜,怎样?”孔子说:“算忠心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儿来的仁?”又问:“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抛弃家产跑了。到了另一国,他说:‘这里的大夫同崔子一样。’又跑了。再到一国,再说:‘他们同崔子一样。’再跑了。怎样?”孔子说:“算清白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儿来的仁?”

5.20: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5.21:

【原文】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这份聪明我们可以学得来,他的愚笨我们可能就学不来了。”

5.22:

【原文】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这些学生们志向高远,文采斐然,我还真不知该怎样教他们了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悟: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口才好只是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而真正决定一个人本质的是品行,修为,道...
    许小兔Angelina阅读 1,293评论 0 0
  • 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贡问道:“孔文...
    共剪西窗烛阅读 2,910评论 0 0
  • 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②所及也。” 注释: ①加:欺辱,凌辱②...
    梅朵阅读 3,973评论 4 20
  • 公冶长篇 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 译文:子路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没有做完时,就怕又会听到另一件。 ...
    一尘了心阅读 2,498评论 1 2
  • 《公冶长篇》 5.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交朋友,交往越久,越受人...
    9f1c26c9f423阅读 1,0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