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写作水平取决于他的数据分析与运用能力|生长型创作试验

时不时写一篇日记,雷打不动

2019年1月1日星期二,天气比较冷


《简书新思潮PK微博旧思维》这篇将近万字的长文总算是写完了,但是,因为文中还有一个概念梗没说透,那就是简书其实是一个具体而生动的信息数据库,所以还得专门再立一个题目再来说一说。

这个关系到"精准写作",以及网络文学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得不重视。

信息数据库的爬抓

简书这个平台未来的走向会朝两个方向走,一个方向是变成文学IP孵化器,这个方向是大家都期盼的,另外一个方向就是积累成数据库平台。

积累成数据库是一般人意想不到的,这个似乎与文学创作扯不上几毛钱关系,但是,如果深挖下去与写作其实又着很大的关系,至少使用好平台上注册用户的公开信息数据,对于如何写出受众面大的优质文章是提供了参考标准,可以让作者有的放矢。




(生长型创作试验倡议:这篇文字其实后面的内容是没有的,我是想在此做一次试验,那就是我只发一个题目和开头,然后把它当作一颗种子种在网络的土地上,请各位走过路过的友友们一起来帮我为这颗种子松土拔草,浇水施肥,让它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具体的做法:很简单,请你将你对这个题目和开头内容的想法与意见,写在评论留言区里,不要求有多么高深的见解,只要是你的所思所想就行,随便就行,恶搞也欢迎,然后由我来梳理过滤,一点点生长出文字后续的内容。我需要友友们的参与,网络创作必须从闭门自嗨中突围出来,期待大家的参与,期待大家写下自已的想法和意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