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54期“果”专题活动。
八岁是什么年纪呢?大概就是把任性当“武器”的年纪,而且也不会记得伤害的覆盖面。多年以后突然想起八岁挥舞“武器”的瞬间,真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
从市场回来的张玉,放下手里买的未来一周的果蔬。明明每一种都没选几个,一块拎起来却是死沉死沉的,手指都勒白了,放下袋子后手指慢慢变得通红,稍一打弯就感觉木木的。诶,这个场景怎么这么熟悉呢,想不起来是在哪见过的了。
收拾好东西,她挑了一个最大的苹果和刚刚在市场买的煎饼当作周末的早午饭。坐在出租屋的小桌前,放上电视剧,边吃边看,这成为了张玉每个无聊的周末最喜欢的事情。
电视剧播到了女儿和妈妈的误会解开了,女儿更加了解了妈妈。突然间张玉脑子“嗡”的一声,她想起来了,全都想起来了。手指被勒白的是妈妈,妈妈手里拎着十斤重的苹果,在大风中往家里走,但是你看到妈妈的时候,她始终是微笑着的。
爸爸和妈妈结婚没多久就继续回厂里上班了,入厂时爸爸学的是电焊,凭借着聪明的头脑和出色的动手能力,爸爸成为了那一批为数不多留在厂里的员工,一干就是十年。妈妈成为了爸爸身后的女人,一个人操持着小家,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爸爸总觉得亏欠了妈妈,可是妈妈从未有过抱怨。
张玉每每和妈妈聊起之前的事情,妈妈总说那时怎么也想不到现在的生活会是这样。那时打个电话还要去胡同口小卖部家打,电话费还死贵,手机无论接还是打电话,每分钟都是六毛,现在倒好拿起手机就打,还能看见对面的人,别提多方便了。她附和着妈妈,现在身份证都不用特意去户口所在地办了,填个表就能在外地办理,而且也不用赶在工作日了,真是方便啊。
如果张玉八岁时也能跨区办身份证,或许她就不会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身份证本该在爸爸那边的,但是村里要用身份证做什么事。爸爸请了两天假赶回来送身份证,只住了一宿就赶回去上班了,告诉妈妈厂里不用身份证,等下次回来再拿。由于回来的匆忙,爸爸没有给张玉买吃的,她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告诉爸爸下次回来要多买点,爸爸答应了她。
几天后村里用完了身份证,就在妈妈拿完身份证的那天晚上,小卖部的阿姨来家里找妈妈,说是爸爸打来了电话。妈妈穿好鞋就往外走,张玉也边提鞋边往外跟着,她不知道是什么事,只知道爸爸打来了电话。
到了小卖部,妈妈给爸爸打过去,接通之后爸爸说厂里要用身份证,得让妈妈送一趟。从来没有自己出过远门的妈妈要给爸爸送身份证了。爸爸告诉妈妈在哪里坐什么车,到哪下车,下车后别动等着他去接她。
听说要出门,张玉眼睛都放光了,从小她也没出过几次远门,就连别的村子的大集去的次数都不多,更别提和妈妈一起去找爸爸。张玉甚至都想到了爸爸带着自己和妈妈去买零食的情景了。可是妈妈说这次不能带她一起去,妈妈晕车,她也晕车,而且妈妈也不认路,带着她实在不方便。况且爸爸也没时间,送完东西,妈妈就回来了。
听到妈妈说不带自己,张玉放声大哭,顾不得是不是在外面了,更不管有多少人。妈妈安慰着她,她还是哭闹不止,挥舞着手臂的时候,不小心把妈妈的手臂划出了一条细细的红印。看到那条红印,张玉终于安静了下来。妈妈抱起了她:“小玉听话,妈妈很快就回来,你想要什么东西,妈妈给你买。”
“我要......一个包......你还得......给我......买......十斤苹果。”
“好,妈妈答应你。”
张玉至今无法理解小时候的自己,为什么非要一个破包,为什么非要大老远买十斤苹果,果然小时候的自己长大了都无法共情。
已是入冬时节,那天天还没亮,妈妈就去村口等最早的班车了。山里的温度更低一些,原本要去送妈妈的张玉,也因为天气而没有起来。实际上是前一天晚上她就住在了爷爷家,妈妈怕她早晨醒来看到家里没人害怕。
住在爷爷家的这天,一大早张玉就被叫了起来,老人家大多不喜欢赖床的孩子,况且爷爷家白天来串门的人很多,看见赖床的会被笑话的。张玉极不情愿地起来了,带着起床气洗完脸坐在了饭桌前。爷爷看着她一脸的不高兴,笑着说:“看,那孩子生气呢,赶紧吃饭,吃完去小卖部买辣片去。”听到辣片,张玉端起碗就开始吃饭,饭没扒两口,眼泪就流下来了。
“这是咋了,你妈明天就回来了。”
听到奶奶的话,张玉直接放声大哭,奶奶把她抱到怀里哄着,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醒来之后,张玉看到奶奶在做午饭,爷爷出去了。根据以往的经历,爷爷又去村里和老头下棋去了。她兴致不高地坐在厨房里,看着奶奶做饭。这时爷爷回来了,手里拿着几袋辣片,还有富丽饼干。“哇塞!”
“这回不闹气了。也得吃完饭再吃。”
“好。”张玉终于笑了出来,但是吃饭的时候她就把辣片打开了一袋,夹在了馒头里。
第二天,张玉等了一整天妈妈还没有回来,心里不免有些着急,一直问爷爷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爷爷也一直说一会儿就回来了。她也终于熬不住睡下了。
不知过了多久,张玉睡梦中听到了妈妈的声音,猛然惊醒,坐起来冲着窗外喊了声“妈妈!”窗外真的得到了妈妈的回复:“哎,小玉还没睡呢?”
“妈妈我好想你。”她边说边跳下炕去开门
“嘿,你说她睡着觉都听见她妈说话了,我都没听见。”
“可说的呢,我也没听见。”
打开门张玉就看见妈妈一手拎着苹果,一手拎着一个帆布袋子,她很好奇帆布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全然没有注意到妈妈被勒白的手指。
奶奶紧随其后,接过来妈妈手里的东西,准备给妈妈煮碗面。时间太晚了妈妈拒绝了奶奶做饭的动作,从帆布包里拿出了一只烧鸡,两瓶罐头,又把苹果拿出来一些给奶奶。之后准备回家了,告诉张玉今天就在奶奶家睡,明天来接她。张玉没有答应妈妈,要和她一起回家。
回到家,妈妈也没有再做饭,家里还有一点饼干,倒了点暖壶的水吃了,暖壶里的水也不热了。妈妈吃饼干的时候,张玉也吃完了一个苹果:“妈妈你买的苹果真甜,真好吃,比樱桃村大集上卖的还好吃。”
“好吃就行,每天吃一个苹果身体好。”
“嗯!”
“小玉啊,妈妈没给你买包......”
“我知道,我看了你没拿回来,没事,有苹果就够了。”
“妈妈没忘,昨天晚上和你表姐出去看了,没有合适的。要不是不大点的东西,要不就是几片布做的,都还挺贵。等以后咱家有钱了,一定给你买。”
“谢谢妈妈,以后我挣钱了自己买,也给你买。”
猛然间,张玉想起来,工作两年了还没有兑现八岁的承诺。妈妈背的包还是去樱桃村赶集时花十块钱买的呢,她还记得,当时妈妈向她展示新买的包时一脸高兴的样子。手里的煎饼吃不下了,勉强吃完了苹果,但是这个苹果没有妈妈买的甜。
吃完苹果,张玉出门了。走到商场里,各种款式的包看得她眼花缭乱,而价格也是一个比一个高。此刻八岁的那颗子弹,又飞了回来,正中靶心。她终于选定了一款黑色的斜挎包,款式和颜色适配妈妈所有的衣服,肩带可调节也不勒,质感很好。在和柜员姐姐忙活了半天,终于办好会员领好优惠券,最终花了四百八十元买下了属于妈妈的包。
从商场出来的时候,天色暗了下来,张玉的心情终于明朗了起来。刚刚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心里很难过,全是对小时候不懂事的自己的懊恼,此刻不能说完全释怀了,但是此刻是心安的。
后来回家的时候,张玉带着给妈妈的包,手里拎着十斤苹果。下车的时候,妈妈说:“大老远的买这些苹果,多沉呐,家里就能买。”说着妈妈接过了苹果,递给了爸爸。
“这个好吃还便宜,也不沉。”
“哼,咋不沉呢。”
“就是不沉,我也能拎的动。”
妈妈没再说什么。
回到家就看见妈妈包的饺子和炖的肉,在外的日子总是想着这一口。张玉最喜欢吃饺子了,但是她从不在外面吃。她觉得饺子一定是大家一起包完的才是最香的,很多时候饺子吃的是一个氛围。今天的饺子不用吃就知道是什么馅的,她强压下眼里的泪,觉得此刻是多么的幸福。
吃完饭张玉才把给妈妈买的包拿出来,妈妈看见的时候,眼里闪过一丝的心疼,心疼女儿又花钱。妈妈在张玉的催促下背上包,站在镜子前左看看右看看,眼里闪着光笑得格外开心,边笑还边点头。或许看到妈妈笑脸的时候,八岁的承诺不再是一句空话,童年那个任性的自己也得到了救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