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信息技术线上课系列课第一课复盘

    因为疫情的原因,无法正常开学,学校根据上级要求,精心安排了以40分钟为周期的授课,我们信息技术学科也不例外,针对课程开展,我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去考虑:

【思考问题】

1、信息技术课操作性强,是否要有实操操作步骤呈现?

2、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家庭是没有电脑的,主要原因是家长不希望孩子在家时能有很多时间去接触电脑,担心孩子使用时间过长,损害视力,另外也担心孩子玩游戏,无法掌控时间,玩心过重。

3、学习内容的安排是否可以和平时的课堂授课份量等同?

4、线上课的方式开展教学,无法直接看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也无法一一检视学习效果。

【部分对策】

1、课程内容以微课为主,添加上实操操作步骤。

2、有电脑的孩子可以在学习完微课视频后进行操作,没有电脑的孩子可以不用操作,返校后再提交。

3、因没有老师面对面进行授课,课堂授课份量应该要适当减半,进行精简。

4、通过提交课后作业来检视学习效果。

【准备流程】

针对四年级下册第一课,我使用了九宫格来做目标设定及任务拆解。

目标:ppt中文本框插入

九宫格中的八个任务:

1、教材研读

2、知识点确定

3、课时划分

4、课件制作

5、课后作业

6、录屏文字稿

7、录屏

8、作业提交

每一个任务会有不同的框架搭建。

        把核心事项放置在中间,将达成事项所需要完成的步骤、小任务一一罗列,而后将小任务再细分为各自的模块,将会进一步清晰自己的思路,把执行步骤呈现出来。这个拆解任务的过程很奇妙,让原来有些模糊的行动步骤清晰起来,让原本模凌两可的选择明确落定。

【实践过程】

1、授课方式

各班微信群,因任教四年级8个班,在上课时间要同时在8个班的群内发布学习要求,如下:
https://www.meipian.cn/2sgw3f2s?share_depth=1

2、巡堂方式

各班微信群,家长提问做不到及时回复。

【检视效果】

1、收集了二十多份课堂练习文件。

2、1-8班将近400人,收上来160多份课后作业问卷

【反思优化】

反思:

1、同时授课班级多,分身无术。

2、有些孩子的课堂练习做了,但家里电脑无法上网,或者因为家长不会操作微信电脑版,导致文件无法提交。

3、家长及孩子于二维码识别操作不太熟悉,导致课后作业没有及时提交。

4、umu问卷在访问时会因时段而受限。

优化:

(备课方面)

1、内容再稍加些趣味性

2、课后作业不用umu发布,改用问卷星。

(授课方面)

1、授课时微信电脑端和手机端同时使用。

2、在群内呈现授课流程,让孩子和家长再明确。

3、课后作业二维码截图发送到群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