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将书中的经验和知识变成自己的?

这几天在读古典老师的新书《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开头的三篇推荐序是俞敏洪、罗振宇和万维钢写的。这三位老师每一位都是成长管理教育领域里的大牛了,每一篇推荐序都可以从书中单独摘出来作为个人成长的经验之谈一读再读的。今天午饭后翻出了这本书,又读了一遍万维钢老师写的这篇推荐序“鸟类学家想告诉鸟的话”,好文章值得多读,多去思考和实践其中的方法。

我们总是想要学习通过读书,把那些书中的经验和知识都变成自己的,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可是,这样的读书应该怎样读,经验又该怎么用呢?这篇文章讲了三点。

第一,关于“模仿”和“创造”。

一本书里讲到的成功案例,我们要学会其中的道理和方法,重点在于主动创造,而不是单纯地、机械地模仿。就象我们学习数学时,学会一个原理和公式后,会将它灵活运用到很多题目的解答才算真正地学会,而不是题目有了变化,我们就束手无措,那只是模仿,还不是创造。

第二,关于“方法”和“事业”。

我们总在学习方法,但这个学习不能只是空谈,一切没有实践对象和目的的学习无异于搭建空中楼阁。我们收集了很多工具方法,不是为了满足收藏癖,而应是为了解决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服务于我们具体的目标的。

第三,关于“全面”和“一点”。

读一本书我们会看到很多种方法,我们贪婪地将所有的方法都记录下来,但其实,只要有一个方法能够为我们所用,在反复实践中打磨到极致,就好像小李飞刀的那一刀,其实就足矣。

这三点意见是关于怎么样去读《跃迁》这本书的,但其实这些方法读其他书也是一样通用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曾于我,是笔尖的花蕊,是午夜梦回间的呢喃,是发呆时最呆处的念想。 许多看似成熟的词句都是认识你之后,在无间断的哀...
    YS余生阅读 314评论 0 0
  • 我读小学时妈妈在中学教书,等我读中学时她又调到小学教书,上学要走三四里路,每天两三个来回,练就了我强健的体魄。 妈...
    尹老三阅读 388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