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之行,见到了不少平时难得一见的动物。有些是在开车途中遇到的,一闪而过,没抓拍到,比如在湿地饮水的黑颈鹤、在路边吃腐肉的老鹰等;还有在草地上奔跑喜戏的土拨鼠、跑到公路上的小地鼠等,轻易也拍不到。
土拨鼠特别机敏,一旦发现危险,不是飞跑而去、就是就近钻入地洞,人根本到不跟前。而小地鼠就显得很笨,不知为啥,专门往大马路上跑,往来车辆很容易轧着。
而我们见得最多、后来然已然很熟的,当属牧民放养的羊群、牦牛和马匹了。
因为我们每天早上出发的时间,正是牧民赶着牛马羊出来放牧的时候;而到半响我们从这个景区到那个景区时,又正好是它们转场的时候。所以常常会在路上和它们不期而遇。
遇到羊群还好些,前面有头羊领着,后面有藏獒赶着,羊群很快就下了公路,一般不会造成拥堵。
遇到马群也没事儿,马儿往往是三三两两在一起,不扎堆,基本上也不会堵车。
最头疼的是遇到牦牛群。第一次在公路上遇到牦牛群时我们没经验,就把车停住不动,想等它们过去后再走。谁知见我们停它们也停,个大的公牛还站在车头前拿眼睛瞪我们,跟故意挑衅似的,吓得我们更不敢动了。
僵持了十来分钟后,后面来了一辆本地牌照的车,司机把车直接开到和我们并行的位置,然后不停地按喇叭。一听到喇叭声,它们一个个都闪开了,那辆车顺利通过。
这下我们算是学了一招,原来是可以按喇叭的。老伴儿也有样学样,开始按喇叭,车前那个大公牛一听见喇叭声,不敢再耍威风了,立马闪开,我们的车也顺利通过。这招好使。
在草原上的那几天,没少遇到牦牛堵车的情况,如果最前面的那辆车不知道按喇叭,一堵就是一大串,有时候只一头牦牛就能堵老半天。老伴儿实在忍不住时,就下车跑到那辆车跟前交待司机按喇叭。这事儿他干了好几次呢。
我还见识了牧民是怎么赶牦牛群的。在去漫则塘的路上,远远的看见一个穿红衣戴红帽的骑马女子,起初我以为是骑马玩儿的游客,当我们的车开到跟前时,只见她将一块泥团往马鞭上一绕,抡起胳膊一甩,泥团精准地落在了领头的那只牦牛身上,同时口里还发出唿哨声。领头的牦牛得到指令,领着牛群快速通过了马路。
原来她是一位放牧女呀!她那英姿飒爽的身姿,让我看得目瞪口呆,太漂亮了!
在去若尔盖花湖的路上,我幸运地拍到了不知道什么名字动物,看上去跟雉鸡差不多,也有点像孔雀,漂亮极了。
在花湖,我们见到了红嘴鸥和像鸭子一样的水鸟。它们就像草原精灵,给游客们凭添了许多乐趣。
开阔的草原,是动物们的天堂。当疲惫地坐在车里,隔着车窗看到满坡悠哉的牛羊,看到闲庭信步的马儿,心,一下子就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