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这事,实在是有点稀松平常了,你可以打出一张A4纸的明星来,今天是你,明天是我。有机构调查过,婚内出轨率高达60%,明星也是人,所以不管是白百合的还是黑百合,出个轨嘛,本来也就是人之常情,不过作为明星,在隐私这点上是惨了点,总有人要帮你扒出来,不像那60%里头,人家欺欺瞒瞒也是一生。
每个人都会说自己痛恨出轨,当然那60%也在内。有一天,你可能会变成你痛恨的人,到了那个时候,不知道你会如何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李银河教授,大家还是比较熟悉吧,算是中国很早开始对同性恋除污名化,进行了大量社会工作的学者之一,在某期的《奇葩大会》上,李教授说,
人的感情是流动的,婚姻却要求人从一而终,婚姻制度和人性有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
我们都知道群居的物种都有两种属性,这一点不管是蚂蚁、猴子还是人都是共通的,一种自然属性,饿了你要吃,渴了你要喝,满了你要溢之类,一种是社会属性,说白了就是我们相处过程中形成的关系。
从自然属性上来讲,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被不同的人吸引就是一种天性,我的读者们大都还是小宝宝,所以这点的体会上不会那么强烈,20岁,30岁,40岁,同一个你,对很多问题的感受可能会截然不同,喜欢的类型也会有所变化。
而婚姻显然是一种社会属性,也就是说,一夫一妻是社会属性的要求,这种属性不会去顾及你会在不同的阶段被不同的人吸引,客观上是反自然的,当然咯,反自然也没有什么不好,不然你可要光着屁股蛋子满山满野生吃兔兔了,但是,既然是反天性的东西,就会让你有挣脱的欲望,比如出个轨。
于是,有些哲学家就开始尝试解决出轨这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冲突,他们缔造了一种全新的两性关系,称为“开放式关系”,什么是开放式关系呢?墙叔肯定不能按原意给你们解释,不然估计你们都要无聊的逃跑了,那说简单点,就是“心大”。怎么个“心大”法呢?你不是有天性么,刚好我也有,我们又都不想被社会属性给束缚住,那好办了,你去谈你的恋爱,我去谈我的恋爱,只是我们两个人还是组成一个家庭,因为我们俩都觉得彼此是最适合生活在一起的。
再形象点,大A和小a是夫妻或者同性伴侣,他们俩互相定下一个协议,大A可以和大B、C、D、E等等恋爱,小a可以和小b、c、d、e等等恋爱,但是这些恋爱关系都是公开化的,就是他们俩互相坦诚,最终组成家庭的还是大A和小a,而其他的那些人就是他们顺应天性的,不同生命阶段的感情。
在这种关系中,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坦诚,而且双方都认可这种方式,比如大A可不能自己跑去和B、C、D、E建立关系,在小a不知道的情况下,说你是开放性关系者,更或者小a因为某种原因做了重大牺牲或者隐忍甚至被迫,再或者和你相处的B、C、D、E不知道还有个a,这三种情形下都不是开放式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每个参与的人都知情而且完全自愿。
怎么样,是不是很懵逼,看起来似乎荒谬绝伦的关系,其实有很多实践者,比如大哲学家、文学家波伏娃和萨特,这一对互相给彼此介绍男女朋友,可谓其乐融融,两个人的生活也可以用美满来形容了,毕竟一辈子都和睦相处,开开心心的……
于是,有人就说了,你看出轨算什么呢?人家玩的多开多大。其实啊,开放式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那么那么乱七八糟,这种关系需要两个人有坚实的感情基础,不然何苦在一起呢,而且对情感模式都有共通的见解,首先是性和爱可分割,然后是爱和爱可分割。
还是一脸懵逼么,没事,我们没必要去学大哲学家,到了那个境界的人,本来就崇尚另一种人生目标,我们难以理解,再正常不过了。只要不存在伤害他人的可能,所有参与者都是知情的等,那这就是他们的自由选择,可以不认同但是鄙视的话倒也不必要,就像至今仍有很多人因为不认同而鄙视同性恋一样,其实我们又没伤害到他,对不对。
所以,墙叔今天要说的是,出轨是一种天性,是一种自然属性,就像一只野狗,看见柱子就要翘起腿来滋上一滋,不出轨是一种社会属性,就像一只学会上厕所的泰迪,而开放式关系不过是又一种社会关系,而且更加小众,至于我们嘛,要当野狗还是泰迪还是其他什么品种,就交给自己的心去衡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