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道的感悟(一)

      今天,我的二女儿七年级开学第一天,我安排好手头的工作,便匆匆去送她,一路上不停地叮嘱她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学习,以什么样的心态和别人相处等等,生怕她有太多的不适应。

      到达学校门口,已是人潮汹涌,放眼望去,人群中最多的是鬓发斑白的老人,他们费力地提着行李箱,脊背被棉被压弯了,汗水如注,满眼的焦灼与关切。在农村,太多的留守老人,为了儿女们能安心在外打拼,他们肩负起了照顾孙辈的重担。这份恩情,为人子女者,该去尽怎样一份孝心,才能报答的了呢?

孝字图解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上面“孝”字,上半部分是老子的“老”字上部分,下半部分是儿子的“子”。引意为“老子靠着儿子,儿子背着老子”,古人用最直观的文字,向我们传递了“孝”的真谛。

        何为孝?“孝”不用我说大家都明白,就是我们要孝顺父母,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再直接点说,就是我们要对父母好,学会感恩。在西方的认知当中,一旦子女成年以后,就要搬出去不能再和父母一起居住了,要自己独立生活。但是在我们中国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父母会一直为我们操心,他们活到老,操到老,所以等父母老了,我们为父母养老这是我们子女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对长辈养育自己恩情的回报。

  中国古人编辑整理了一本书籍叫《二十四孝》,书中记述了我国古代二十四位著名孝子的孝行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我印象深刻:《恣蚊饱血》:晋朝濮阳人吴猛,刚八岁,非常孝敬父母。家里贫穷,床上没有蚊帐,每到夏天的晚上,蚊虫多在人皮肤上攒咬。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吸食血液,再多也不驱赶,他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孝敬的心能如此算是到极致了啊!

      我们也许达不到古人尽孝的这种境界,但这种孝的精神应该被传承。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不尽人意的事情。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报道:说现在社会上有一个值得所有人反思的现象,养老院门口空无一人,幼儿园门口家长成群,生命中曾经最关心你的人,可能成为你生命中最忽略的人,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在校园外,家门口等我们回家,如今他们却在养老院里盼着我们能来看看他们。现实中有些兄弟姐妹,为了老人的养老问题滋生矛盾,反目成仇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何做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我觉得应该是永远不要跟你的兄弟姐妹相比,不要去计较他们做得好与不好,我们尽管问问自己,有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对待父母,尽心了,努力了,这便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30评论 0 4
  • 公元:2019年11月28日19时42分农历:二零一九年 十一月 初三日 戌时干支:己亥乙亥己巳甲戌当月节气:立冬...
    石放阅读 6,94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