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主动基金投资很难击败市场?
第一、大部分主动管理型的共同基金根据基金的总规模收取管理费,经常是管理资产规模的1%—2%。
这意味着,一个基金管理的资产越多,那么其基金公司所赚取的管理费就越多,正如你所想的一样,这种聚集更多的资产来管理的动机其实并不一定对投资者有利。
大部分共同基金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聚集更多的资产。一旦某一个共同基金非常成功,说明它有很大的可能已经管理了数亿美元或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就不能再利用那些小型的投资机会啦。
另外,随着时间的流逝,主动管理型基金的管理费用会被无限扩大。这是最为致命的地方。
第二、大部分主动管理型的共同基金在投资组合中都持有50—200只股票。
01、估值非常不容易。
要做好一家公司的估值工作是非常困难的,深刻的去理解这家公司和它的行业,能够预测它未来的盈利增长率及贴现率,即使仅仅对一家公司来说,这也是个非常艰难的挑战。
02、持有股票越多,估值越艰难。
即你投资的公司的股票越多,你对公司未来的预测估值就越艰难。
况且能够有效估值的大部分公司,它可能无法在有吸引力的价格水平上买到。共同基金如果能从中获得很好的业绩回报,那么至少一些公司能够被有效的估值,并且市场价格处于折价水平。因为找到能够被准确的估值,又可以以便宜价格购买的公司非常困难,即使找到少数几家也是很困难的,那么就有一点很清楚了:如果一只基金拥有20个或者50个最优之选,那么这些股票就不可能跟投资合带来太多的额外收益。
03、但是大部分共同基金都有很多理由要持有那么多的股票。
首先,他们认为持有一个由许多股票构成的多样化的组合是一个优势。个人投资者很难去购买或者跟踪一只有50只或200只股票的投资组合,而专业化管理的共同基金拥有广泛多样化的组合,也可以提供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很难复制的一种服务。转的多样化,可以确保一些坏的股票选择不会对整体投资回报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这样多样化也确保了许多好的股票选择对整个股票组合的回报不产生重大的正面影响。
其次,还有各种各样的管理规定和特别限制,鼓励共同基金持有几十只或者上百只股票。一些规则要求,特定的股票仓位要少于整个基金资产的5%,还有规则限定一只基金持有某一家公司的股份不能超过在外发行流通股的10%。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会被迫购买几十只甚至上百只小公司的股票。
因为每一个股票规模都很小,所以不可能在特定的一只股票中投入大量的资金,结果少量的非常棒的股票投资想法经常会被持有的50只或者上百只不具有吸引的股票所稀释,那么在小股票当中寻找投资机会的优势就丧失了。
这样他们就不能利用数以千计很少有人研究的小市值股票中可获得的机会,这就把将击败市场指数的最好机会拒之于门外。
总而言之,大部分基金经理无法摆脱只有一个50到200只股票组合的命运,并且该组合由大市值并被广泛研究的股票构成。
结果证明,主动管理型基金是很难击败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