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部落格还可以发文,刚才一试永远是系统繁忙。
现在对于不变之变的接受阈,要比从前低多了。
然而也不会屈服。
理工较真,艺术扯谎。永远在找到对子,永远在平衡与失衡之间。
回想自己最有自信的时候,还是初中。自信源于努力基于受乎环境。高中努力并不输初中,但巨大的环境压力压弯了腰,远不及初中撒野奔跑。初中身边也有劲敌,而他们同时也都是谈得来的朋友,一体两面的同龄人也是那股自信不可或缺的根源。那时每个醒来的早晨和睡前的晚间,没有丝毫对未来的疑虑,更不必忧心,尽想所想,成长足矣。
所以如果真的是重生,真的复兴过,那只要同频的自信未入躯壳,心就永远比曾经缺根筋。
过去即远方,远方非过去。
这长久以来的症结所在,当要劈开一道豁口,一条生路了。
原来剑意剑心就是意与心,随生随灭,驱使挥刺岂非多余?比喻之所以伟大,不就在这随生随灭的自我消解。
也难怪频域中一念至彼,问题即答案。
持续的涌现是冲破脑栓的办法,即涌现之涌现,超频以克服时间性剩余,曾经心向往之的hyperloop。
老张口中的热烈饱满自由其饱满,就是此意。
从做开发继承下来的实现能力,这几年练习的基础技法,结合到一起,才能把自己的核心发挥出来。
做结构层面的努力,做见分的努力,涌现感知,而非现象与概念。
根管讨口子画包,二三四月倒是痛并麻木着,此刻回头也不过一瞥,五月再辟新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