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不是中国“难”篮,而是中国男子汉篮球队,是困难拦不住的强之队
8月16日晚,中国男篮以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把号称本届亚洲杯第四节之王的对手斩于马下,以98比84战胜了新西兰时队,进入了亚洲杯的决赛。
理所应当的受到了广泛的赞誉。特别是在比赛刚刚结束,人民日报官方媒体马上给出了顶格的褒奖,祝贺中国男篮晋级决赛。
之所以被怒赞,既是因为与新西兰队的半决赛开始前,不少球迷认为这场比赛最多也就五五开。更因为这一届男篮是负重前进,是不被看好,是残阵出征。当然了,也是哀兵必胜。
不过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许多媒体都是以“”时隔十年重回亚洲杯决赛”来定义这场比赛。以时间的角度来衡量这场比赛的难能可贵。
但是深思一刻,感觉到此言差矣。因为中国男篮征战的不是亚洲杯,而是“亚洲+大洋洲”杯,可以简称为“亚大杯”。中国男篮战胜了所有的亚洲对手,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亚洲杯冠军,是时隔十年后夺回了亚洲杯。
要知道十年前没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掺和亚洲赛事,如果有的话,那时的中国男篮也不会是冠军。所以说,准确的定义或者是定位就是,男篮已经夺得了亚洲杯,因为亚洲地界的对手都臣服了。至于进入决赛与澳大利亚的比赛,争夺的是“亚大杯”冠军,而不是什么亚洲杯冠军。这一点一点要正本清源。
不仅如此,感觉到对于中国男篮还有许多的不公平,不得不说,也就是说,需要为男篮正名。
首先就是,这不是国家二队,而是郭士强的金手指点石成金,使这些球员凤凰涅槃。不是史上最强的队员,却成为史上最强的阵容。无论是凝聚力还是战斗力,乃至成长力,都是最强的,而且没有之一。
再者就是,男篮虽然成绩好,但是好像不受待见。篮协看重女篮,但有心栽花花不发。看轻男篮,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典型如:杨翰森不参加亚洲杯的消息,郭士强居然是在新闻发布会上,从媒体得到的。显而易见的是,篮协事先并没征求郭士强的意见,或者是认为,不需要征求主帅的意见。
可就是男篮为篮协争得了脸面,真的是:官不扰民,民自安,民安则国固;吏不殃民,民自富,民富则国强;商不祸民,民自宁,民宁则国久;士不愚民,民自清,民清则国明。等等。篮协是空手套白狼了,郭振明主席是躺赢了。
第三就是,得到了一个启示,那就是男篮主帅主力选拔,不仅要看球技,也要看“名”。名字是自带性格和能力的,很神奇的。你看,郭士强果然是强,赵睿预兆着睿智,胡金秋收获满满当当,朱俊龙、王俊杰不用说无需解释了,高诗岩搞得就是死亡缠绕并延续,廖三宁料定让对手不安宁,等等。很准的。以后选拔球员,这应该是个标准,应该是之一吧!有寓意,也有含义。不能选什么“周琦”,考虑不周,还奇奇怪怪,每逢大赛就受伤,很晦气的。
第四就是,中国男篮给女篮乃至三大球提供了一个模板,提供了启示,那就是:土帅果然是强,没有什么球员不给力,只有主帅或者是协会主席不会着力,或者是方向不对,着力即差。
最后一句,中国男篮不是中国“难”篮,而是中国男子汉篮球队,是困难拦不住的强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