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顺视点]:现实版中小学公民办校长角色之比较
公办学校校长普遍认为民校校长好干,反之民校校长觉得公办校长好当,其实各自都有认知、体验盲区,公民办校长各有各的苦衷、难处,也各有各的优势与好处。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在公办干的风生水起的校长,一到民办学校后会不适应,为此在这里我想对中小学公民办校长角色、职能、性质、工作特点等多元维度做一比较。
视角1:任职
要想做校长,公办学校影响因素排序是关系、机遇、能力;而民办学校主要靠的是实力(综合能力)。公办学校多是任命制,而民办学校多是聘任制、合同制。
视角2:进修(培训)
公办学校校长先后要参加各级岗位培训、提高培训、骨干培训,即被逼多级进修;而民校校长全靠自我摸索、自我学习,参与培训机会少。
视角3:任期
现在在教育均衡大背景下,公民学校出台了校长在同一学校任职年限,实行轮岗制;而民办学校校长只要称职、出色,董事长认可可长久干,当然不认可,可随时辞退、调整。
视角4:对谁负责
公办学校校长主管部门一个得罪不起,全得负责;而民办学校只对董事长一人负责。
视角5:权力
公办学校校长对经费使用有决对财权,俗称开支一支笔,离任需审计,但人事权较弱;而民办学校校长有决对人事权,而财权相对较弱,需报董事长审批。
公办学校校长涉及校务可独立决策,自己说了算,因为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而民校多釆取董事长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因此民校校长只能在董事长画的圈子里跳舞!
视角6:最棘手(头疼)事
公民办校长最头疼事相同的是校园安全。除此以外,公办校长最头疼的是稳定、绩效工资发放、教师职称审报上;而民办学校校长最头疼的是教师招聘(控制流动)、生源优化。
视角7:对待规律上
公办学校校长办学主要依据教育规律,而民办学校校长办学首要考虑是经济规律,同时兼顾教育规律。
视角8:待遇上
公办学校校长领的是职称工资,做校长前后工资一个样,尤其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校长在入学、基建等方面有点灰色收入,公办校长干的好只能获得政治、精神荣誉;而民办学校当校长与不当校长,尤其是干好与干坏,实际收入相差相当大,民校多釆取基础加绩效工资机制,民校校长在获取政治荣誉被忽视了。
视角9:精力分配上
体制原因,公办学校校长多被逼"不务正业",至少有一半精力要用在应付各级检查、会议、与教学无关事务上,同时还要处理与各科室、上级迎来送往上,否则乌纱帽不保。只有稍带管教育教学;而民校校长事务相对比较单纯,应付不必要会议、活动、检查较少,至少有三分之二精力可用在处理教育教学上。
视角10:干事创业环境上
因体制、机制原因,公办学校仍然是铁饭碗,吃的是大锅饭,因此公办校长想有所创新,想干成点事,比如课堂改革,难度就很大,一则需要请示,二则要顺服教师;而民校校长只要看准的事就可以大胆去探索、去实践,因为婆婆少,当地最早做课改、课改做的好多是民办学校,这就是一个明证。
视角11:工作连续性上
公办学校校长轮岗到新校上任后,为了快出政绩,多会另搞一套,上任校长一些改革不能连续,而民校就好的多,改革能持续优化完善提升。
视角12:工作重心上
公办学校校长重在上情下达,重在贯彻执行,重在当官,重在处理人际关系;而民校校长重在战略决策,重在做事。
公办校长重在稳维,重在培优;而民校校长重在质量,培优补差兼顾。
视角13:对待教师专业成长上
政策原因,公办学校校长对教师边培训,边使用;而民办学校校长多重使用轻培训。
视角14:务服意识上
公办学校校长在对家长服务意识上较弱;而民校校长市场意识强列,好坏是需要家长交学费投票的,因此民办学校校长服务意识非常到位,民校能为家长提供增值服务、超值服务、私人定制个性化服务,甚至开发新的服务。
视角15:管理趋势上
公办会走校长职级制;而民办会选择合伙制、职业校长制。
上述是对从业校长整个群体画像,特别优秀的不在此列。
可见公民办校长在角色伴演上有诸多不同,因此从公办体制进入民办学校的校长,一定要转换角色,重新定位,不能穿公办鞋走民办路,否则"老经验解决不了新问题,旧船票登不了民办这艘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