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想这出门的人,尤其 家乡一个城市,上学在一个城市,工作一个或者多个城市的人,口音一定是杂碎的。

我,祖籍是南通,上学在南京,工作在上海,北京,以后有可能再去广州深圳看看。

我们那边,母亲的母亲,叫婆奶奶,母亲的父亲叫婆爹爹,母亲的哥哥叫楠楠(这里有待纠正),我婆爹爹是见过点世面的人,血气方刚的时候,只生一人 到上海拉黄包车,竟然还在那边买了房子,后来由于文化低,糊里糊涂签了什么合同,房子被人骗了,带着点积蓄回老家,取了婆奶奶,有了以后的事。

闯上海滩,看现在的影视剧,会有当时很流行错觉,那个年代,做出背井离乡的决定,要么此人胆大包天,要么实在无路可走,那会儿普通话没普及,上海人只说上海话,估摸着,他头一年都是靠手势与人交流的。也难怪去上海这事,他也吹了一辈子,对他来说,在同龄人中,很有甩别人一截的快感。

以至于,骂人,都得先从上海话里挑词,比如小赤佬。

普通话,是远游人的第二语种,用来跟自己家乡外的人打交道,

每个人,除非播音出生,否则不会有那么纯正的发音,通常夹着各地方言,词汇,这些方言这映射了你的性格,你的行业,走过的路,甚至你最在乎的人。

我走的路不多,深感这种威力的强大,说了东北腔,就对东北人有了亲切,对东北有了非分之想。

在南京上学四年,南京口音学的不地道(主要跟非本地的同学打交道),可也已经把南京当做第二故乡,还在南京工作同学们常说,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可以回来,已不是我一人如此。

从南京去上海,我有个健身做媒介,能迅速在那支起一个生活圈,认识一群非利益关系的交心人,让自己活得不那么尴尬,上海认识的人主要集中在健身圈,都是一群跟我一样,渴望活得略微人性一些,累,有群人可以吐槽。这群人里,有山西,有台湾,有江苏,跟某人交情越深,越会注意他的言行,也就越受他的方言影响。

再说到,某些领域,领域的术语,也会是口音的一个词池,就我知道的,健身里有,引体下拉,写作里有,类比说明的修辞手法,软件业有,全栈式的各种技术框架,这些东西形成了口音词汇,在不经意间的吐槽字眼里出现零星。思维方式上的转变正如,是否判断事物的根源在于有没有事物的概念,当今的朝鲜,当年的文字狱,也是这个道理。尝试了多了一些,概念便多了一些,以前有个时髦的词,眼界,这或许就是吧。

在命运的网里,人们的努力是不一定有怎样多的成效如所预期,可是这命运观又和自然派的命运论有些不同。着命运观里很含着奋斗不懈的精神 ---矛盾

也许某天,路上遇见,一个来自小城市的普通人,穿得干净利索,有点破旧,颧骨顶着沧桑的皮,却像只鱼鹰对未来有炽热的憧憬,用混乱的口音告诉你他做过的事情,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那是他为织梦走过的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导语: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口音标签和随之而来晦暗未明的地域奚落司空见惯。 经济观察报 方也/文 有比俄罗斯总统普京...
    茸小呆阅读 5,101评论 0 6
  •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个下午。那是平凡的一日。1993年。 那时我已在浦东新区的建平中学读高中,这是一所市重点中学,...
    Graceland阅读 7,106评论 3 10
  • 我是一条鱼 当我想说爱你时 我就吐泡泡 ——————我是一条鱼 谁说石头不会动呀 只是我们动作很慢 对她说我爱你我...
    了凡生阅读 1,911评论 1 1
  • 我是一直努力写作的小萌狗。 我家隔壁住着一对年轻夫妻,年轻夫妻养了一只大花猫。所谓有其主人必有其宠物。年轻夫妻两天...
    欢欢吾心阅读 3,633评论 0 1
  • 查询目标表的记录数:
    yuzhan550阅读 1,54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