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就喜欢哭闹,发脾气,那是因为你没有这样做

晚上女儿早早的做好了功课,吃好晚饭带着她去隔壁楼里的小妹妹家玩,两个小朋友在里屋玩,我们在客厅聊天,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像什么东西打碎了,接着传来了一阵哭声。

我们赶紧跑上去看看出了什么事情,原来小妹妹在翻桌子上的一个玩具,结果碰到妈妈的花瓶,整个花瓶摔倒地上,碎了。

小妹妹妈妈一看火了,“哭什么哭,你把我最喜欢的花瓶都打碎了,哭有什么用?家里多少东西被你打破了,你自己说说看,以后不要让我给你买玩具了。”

后来看看时间也不早了,小妹妹的妈妈情绪也不好,我们也就回家了。

回家路上我问女儿,如果你是小妹妹,你心里怎么想的?女儿说,我打破东西,心里肯定也很难过啊,而且很害怕妈妈会骂我。上次我不小心把你的化妆品打碎了,我心里很难过的。小妹妹不是故意的,那个玩具滚到里面,她拿不到,我本来想帮她的,结果花瓶就碎了。

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一阵难过,是啊,孩子哭闹其实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为什么孩子打碎东西就不能哭呢,孩子其实心里也不好受。

孩子哭了以后,父母会怎么做呢?

很多父母都会说,别哭了,哭羞羞脸。

还有的父母会以物品交换的方式,你不苦了,我就给你买什么什么。反而造成了很多孩子以哭来“要挟”父母,更有的爸爸妈妈觉得自己的声音高过了孩子,孩子害怕了,以后就不会经常哭了。

其实,每次孩子哭闹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增加亲子关系的一个好机会。而不是权力的争夺。

如果我们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多一点共情,少一点说教和责骂。带孩子其实没有这么难!

但是很多爸爸妈妈都不会共情。

什么是共情呢?共情就是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看到孩子不小心打破了家里的东西,把你自己想象成你就是这个孩子,你是不是感觉到害怕和自责,当看到孩子流泪的时候,我们想象自己就是这个孩子,并理解他的痛苦。

共情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也就是换位思考。

某日,我给女儿在某宝上买了一套关于脑筋急转弯的书,按正常速度的话应该是第二天就会收到。

不过第二天没收到,我女儿就非常的着急,一放学就问,她的书来了没有。

结果呢到晚上快睡觉了,我女儿就开始很急躁。开始发脾气,还一直说快递要叫慢递才对,明天再不来,送过来我也不要了,结果开始大哭。

我走过去,抱住她,轻声跟她说

我:妈妈知道你的书没有来,你很伤心,还很失望,而且还很生气,对吗?你想哭就使劲哭一会儿吧,妈妈陪着你。

我女儿这个时候哇的哭的更加伤心了,过了几分钟以后,女儿情绪开始妈妈的冷静下来,她告诉我,原来她答应同学的,明天要带这些书去跟同学一起看的。

她这么一说,我完全理解她当时的感受了。

我后来又说:“你是觉得答应了同学的事情,要是没有做到,她们会觉得你说话不算数,是吧,所以心里很难过?”

女儿看着我点点头。这个时候基本也没有什么情绪了。

我又让她自己想一下,那明天要怎么做?

结果她自己也说出了她的想法,就这样安心的睡着了。

所以,再碰到她有情绪,哭闹的时候,我都会先和她共情,让她感觉我们是同一条船上的盟友,她觉得我能够理解她,她也很愿意把她的内心的想法告诉我。

如果我一开始就忽略她的感受,不去理她,或者说网上买东西就是这样的,快慢我又决定不。不就一本书嘛,需要哭的这么伤心嘛?好了,乖了,别哭了。

这样孩子她会觉得,好吧,哭是不对的,好孩子是不可以哭的。

时间长了,她觉得没有毕要跟你谈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事情,我不能哭,乖孩子是不能哭的,造成孩子在父母表面上表现的很乖。

但是,真实的想法和声音被压抑在心底。

那么以后有什么事情她也不愿意和父母多说。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共情就是要任由孩子来,特别有些父母会说,我那个孩子脾气坏的不得了,不满足他,他动不动就摔西,难道我还理解他啊,怎么办?

其实,我们想一想,孩子脾气不好,爱摔东西是跟谁学的呢?都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是不是也反应了家里人的行为呢?我们是不是首先要学会怎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我们有情绪的时候是怎么做的,那么孩子就会怎么做。

另外有一些孩子,用哭的方式来试探家长,家长有没有原则和立场,这个就很重要了

需要我们先共情然后坚定自己的原则。

就拿买玩具来说,很多孩子看到好玩的玩具忍不住要买,如果父母觉得孩子玩具已经很多了,不想买,这个时候,有些孩子就开始各种的哭闹,打滚。

父母要做的就是先共情,理解孩子。我们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爸爸妈妈没有给你买,你很难过,爸爸妈妈知道你难过,不过我们家里已经有差不多的了,我们不买。但是爸爸妈妈还是很爱你。

这个时候我们语言上既要温和,态度上要坚定。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的底线,以后也不会再为了买玩具的时候和你哭闹了。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要简单而且粗暴的抑制孩子发泄情绪,情绪是需要流通的,就像一条河流,河流疏通,鸟语花香,景色怡人。

爸爸妈妈面对孩子的哭闹和发脾气,首先需要共情,原则性的问题要坚定。不是孩子一哭闹就满足。每一次面对孩子的情绪,其实就是我们增进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提高情绪管理能力的好机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13,143评论 2 14
  • 自是遇见无处可躲 自是遇见风雨无阻 是甘露 是秋收 是良辰美景 是你 席卷阴霾 似热茶沁入脾肺 不伤根本而固本培元...
    白话废谈阅读 2,394评论 1 3
  • 故事写于少年时,虽荒诞零碎,但我只字不愿改。读了一遍,感觉回到强说愁的年少。 小雨葬轻尘 凉风醉明月 浮生若春梦 ...
    火山僧阅读 2,726评论 1 1
  • 今天不知道是第几次了,同样的事你骗了我n多次,而我一次次选择原谅遗忘。 你说你骗我是不想我生气,这理由真的...
    秋丽999阅读 2,0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