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

     

        会议一直开到12:30多,开了两个多小时,我在会上就事故预防工作作了一个发言。当年我在中队工作时,交通事故预防成效良好,分管局领导一直留有良好印象,今天是他点名要我发言的。我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对着在座的同事们讲了10来分钟,对自己的阐述还是比较满意的。

        俞敏洪曾经说过:“每一个人的人生中,都应该有一段回想起来热泪盈眶的日子。”参加工作以来,我的岗位变换了很多,在各个不同岗位上都做了些事,印象最深刻之一的就是交警中队工作时光,那段时间你工作很有激情,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取得了显著的“降事故”成效,维护了一方群众的交通平安。于我而言,那便是一段“回想起来热泪盈眶的日子”。

        那段日子对我有什么影响呢?可以这么说吧:从中队回来以后,我又到了不同的部门工作,有的履职岗位从未接触过,有的以前虽接触过但未负责。这其中不可避免会碰到一些难题,有些难题甚至还比较伤脑筋,让我对自己的履职能力产生了怀疑。这个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闪回中队工作的时光,回想起自己的“赫赫战绩”,自信心总是一下子满血复活。我想这也是“热泪盈眶的日子”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它会让人找回自信。

      俱往矣!如今我已经在另外一条工作赛道上。听说今年会进行警务机构改革,我现在的这个部门又要有变动。本来以为好不容易把局面稳定下来,可以悠闲自在地度日了,没想到要开始新一轮的动荡。管它呢!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认认真真做好手头各项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学会处理好各种关系,在“事上”修炼人,这是最正确的做法,除此之外的其它都是在走歪路。

      所以,当今天下午一名科室负责人用略带不满的语气,对我流转到其科室去的一份文件提出反对看法,说了一大通意见后要求改签。对于他的语气和态度,我平心静气地和他做好解释工作,双方交流了六七分钟,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我意识到这件事情要慎重对待,不是简单强行要求就可以,而是要考虑到“事情的背后是人”。如何将事情得到妥善处理而又不产生人之间的隔阂矛盾,这就是“在事情上”修炼的机会。

        我目前还没有妥善想好如何来正确处理这件事情。松浦弥太郎在他的《人生100个基本》这本书里面,说了这么一个基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想到下一个人”,事情的背后是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忘记这一点。做事情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把这件事情做完有了结果;第二个层面是把这件事情背后的人给理顺,把事情和人都做到位,这件事情才算是真正做完了。

      不仅仅要在工作的事情上进行修炼,在家庭的事情上也要进行修炼。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夫妻和子女关系,要做到一直和谐也比较难。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生活经历不一样,由此导致的认知不一样。在认知交锋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矛盾。如何经过长期反复的磨合,最终确立彼此清晰的“边界”,告诉对方自己的“底线”,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关系。我在这方面做到了吗?恐怕还不见得,“修炼自我”是一个终身的课题。

        今天晚上,小孩要坐高铁回南昌去了。我刚下班不久,匆匆忙忙扒完一碗面,拖着她沉重的行李箱下楼,和她妈妈一起开车送她去车站。小孩开始很惊讶,没想到我会送她。在她的思维印象里,一直是妈妈在忙前忙后,爸爸是一个懒于行动的人。到了车站广场,当我把行李箱从车子后备箱拖出来,小孩站在边上说了句“天气很冷,你穿这点衣服不冷吗?”听到这话,我的内心感受到一种温暖。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讯飞语音输入70分钟,全文1400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