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土大唐来,西游浮梦去

在我的故乡,有条稀松平常的河流,从六盘山奔腾而来,迎着黄土地肆意摇摆,直奔长安。

我最早意识到母亲河来头不小,完全不是从泛滥的洪水看出来的,也不是因为作为黄河的二级支流,她贡献了每年16亿吨泥沙的八分之一,几近于整个长江。

而是因为《西游记》,因为“魏征梦斩泾河龙王”。

2015年底,有一天如往常一样,中午我去图书馆自习,见到了来学校做演讲的六小龄童老师,很快被大批同学围得水泄不通。那一天,朋友圈、微博全被刷了屏。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西游记》并不是个童话。

是的,时至今日,在我心里《西游记》还是被放在童话王国的中心。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其实也不少,但没有一部能撼动《西游记》的地位。

在长大以后,我结实了不同地方越来越多的朋友,当大家聊起童年的动漫时光,我都会被鉴定为“没有童年的那一个”。

还好有《西游记》,在童年的时光滤镜里,起码为我保留了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尽管后来才知道,“天马行空”也并不是什么好事,“弼马温”也只是个现实的近乎刻骨的符号。

很惭愧的讲,《西游记》算是“四大名著”里我完成度最高的一部。这还要拜电视剧所赐,但孙悟空我只认六小龄童这一版,其他的猴子,不喜欢的理由随便都是,连金箍棒都那么丑。

人们对于童年,对于初恋,对于第一次全新的体验,总是有不置可否的笃定。

我曾经好多次站在今天的大雁塔下,那里是唐三藏的长安慈恩寺。如今,依然岿立。

许巍在这座塔下徘徊,写给三藏师傅一首歌,叫《蓝莲花》。我想,在时光机那头,雍容的长安人,会以海纳九州的胸襟来欣赏这首轻摇滚歌曲吧。

有些格调可以轻易地越千年。大概这已经是融在骨子里东西了。

【2015年阿鱼探长摄于西安大雁塔,更多内容见公众号:蓝色江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