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一开始我就觉得这是一个有待改进的错误,可能所谓的错误才是我正确的道路。(我应该不是很愿意触碰这个话题,因为我在逃避,好几天不想写)
毕业顺利走上梦想的工作岗位,应该是最顺利的一件事,也是闹心折腾的开始,因为从一开始命运就推着想各种办法换个地方。十几年来,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都“轻而易举”地心想事成,而我“历尽千辛”还在原地踏步,好像“不甘”都在一点点被磨灭……
如果不能如愿,那就回到当下。是的,我的规划不能只在虚无的远方,更应该在触手可摸的当下,我更应该思考的是:哪些是我可控和可努力的方向,当下,我能创造怎样的“花和现在”。
照顾好自己的身心是第一要务。坚持早起锻炼。每天去晨跑半小时,慢慢提速,不方便跑步就跳绳半小时。我还可以在晚上练习禅舞(这个需要我投入一些财务和每天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跑步(跳绳)和禅舞都坚持下来了,每天的运动量就达标了。
在认知和心灵上深耕自己。我以前总说自己什么都会点,什么都不精,现在我得学会做选择,学会深根自己。早玩各冥想半小时,能让自己的的内心更加平静,更清晰地看见自己。坚持读书与写作。我可以在积极心理学下深耕静观自我关怀,可以在醒走营的带领下深耕自己的写作。每天读书一小时并写上500字以上的文字,要和5个以上的小伙伴互动,仔细看他们的文章并认真写自己的感触。
张质文老师说“把孩子当成自己最重要的学生去培养”,让我放下了一些重孩子轻事业的内疚感,但我还是不想在家里当个老师。虽然之前我经常不自觉地这么做,但我现在已经意识到我不想做这样的妈妈,我女儿也不喜欢这样的妈妈。我想给我女儿做个榜样,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她,让她身心健康并自洽,让她自然地成为她自己想成为的人。我只要影响并陪伴她去读书,去热爱,去运动,去亲近自然。看见并照顾好她的情绪,让她有满满的安全感,让她坚信她值得被爱,妈妈永远最爱她。六岁前,她基本是爷爷奶奶带,每个周一她撕心裂肺地不让我去上班,其实都是她对我爱的呼唤,很抱歉我没有很好地处理这件事,让她现在很没有安全感,让她没有力量去坚信妈妈永远最爱她。最近一件事也我引起了我的反思。有些时候她会凶弟弟。我越给她讲道理她反而更凶。其实那是因为她在吃弟弟的醋,她觉得我更爱弟弟,她在向我发出信号,想要确定我对她的爱,想要确定自己是否被爱包围。例如外出时弟弟会时不时发出“累了要人抱”的信号。舅舅或外公会抱起弟弟,她会很凶,让弟弟自己走(当然也是因为我之前给她做了错误示范,弟弟要抱的时候也我凶过弟弟让他自己走)。当我们说弟弟还小走不动的时候,她会很委屈地顶嘴,会向我索要抱抱。当我没看懂她的内在需求并且以“她是大孩子应该自己走”为理由或者直接无视她时,其实是忽视她被爱的需求,让她感觉自己不值得被爱。当我转变,舅舅抱弟弟的时,我主动说“宝贝快过来妈妈抱抱…”她会幸福地奔向我,虽然我只抱一小会儿,但是向她传递的信号是:不管你多大,妈妈都爱你……是的,我要多多反思,多多满足她的内在需求,让她更加坚定:妈妈永远爱她,她值得被爱。
和娘家人待在一起,对已婚的我是一场大自在(感谢我有个好弟媳)。一起外出的时光,让我领略了不一样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让我的身心得到了一次逃离般的放松,也更加看懂一些生活了。再回到我的三线小城,回到我的一亩三分地,回到我单调的生活,应该会多了一份享受与自洽。对于大都市的高科技,走马观花看过一遍后,还要自己静下心来,通过书籍和网络去深入了解与思考。
按自己的节奏在既定的生活轨迹里,发现美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