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你就能走进儿童的世界(202004)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世界则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善恶和荣辱观念及人的尊严观念,他们有自己的审美标准,甚至有自己的时间尺度,童年时代一天犹如一年,而一年则是无限长的。我一向认为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把您当成一个偶然闯入他们那个童话世界之门的人,当成一个守卫这个世界的看守人,一个对这个世界里面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的看守人。

      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儿童的教育问题,他认为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他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立的、不可在现的生活”。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童年时期,由谁携手带路,周围世界的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努力走进儿童的世界,事实上,我们只有“让自己变成一个孩子”,才能够真正的知道和理解孩子的世界。于漪老师说:“我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的确,孩子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的人,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兴趣,不同的家庭背景,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研究如何和儿童打交道,如何和不同的儿童交往,如何走进儿童的世界。

        第一,多读有关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书籍专著。比如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把自卑心理对于儿童的影响与积极意义分析的淋漓尽致,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借助对爱的阐述,讲述了如何创造性生活的方法,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与《发生认识论》,勾勒出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结构与途径,埃里克森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讲述了儿童与青少年不同时期面对的主要矛盾。只有我们掌握了足够多的理论知识,了解更多学者专家研究儿童的经验,那我们就能很少走弯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这会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儿童, 走进儿童的。

        第二,多和儿童接触,增进交流。平时我们大多是在课堂上,和儿童交流的都是以学习内容为主的话题,且最多的是回答问题,课堂上的学生,我们了解到的大多是是否专心听讲,是否认真思考,是否积极发言,这些仅仅是一方面。我们不妨把目光从课堂移到课间,下课后,撇开学习,和孩子们聊一聊他们的兴趣,他们的活动。和孩子们课余接触的越多,聊的越多,孩子们越是愿意和你聊,也很快会喜欢上你,当他真正喜欢你的时候,也就很喜欢听你的话,喜欢听你的课。

        此刻,你也会发现,孩子们一个个眼睛发光,活泼开朗,语言表达能力特强,而且一个个生怀绝技。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他们的世界除了学习,还有许多我们未曾触及和发现的,需要我们这些师者去发掘,去探索,去开启每个孩子不一样的世界之窗。

        第三,多一份肯定,少一份批评。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我们对学生,一定要多鼓励,少批评,是人都爱听好话,何况是孩子呢。还记得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吗?

故事如下:

      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男生更惊疑了。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陶行知往往能从学生的一件小事中发现问题,真是难能可贵。给学生的第一块糖说的是学生守时,第二块糖说的是学生懂得尊重别人,第三块糖说的是学生有正义感,第三块糖说的是学生知错就改

      他没有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委婉的指出学生的错误,他处理多么妥当啊。俗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对于学生不正确的言行应当制止并教育,但我们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方法正确,就会事半功倍,而且这个孩子今后肯定会很喜欢你很尊敬你,否则,不仅会背道而驰,而且,对这个孩子的人生成长会留下阴影,所以,和儿童交流,方法很重要。

      朱永新老师说:“童年对人类来说是一个‘黑匣子’”。因此教师是世界上最具挑战的职业,我们在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还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了我们的工作,我们必须格外谨慎格外小心。侧身,看着他讲话;低头,给他戴好红领巾;弯腰,捡起他掉在地上的橡皮;微笑,和他一起拍个剪刀手。这些,都是我们走进儿童最简单的方法。

      相信,当你真正的把自己当做孩子,当作他们中的一员,那么,你就已经走进儿童的世界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