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365]3.1颜回举一能反三 左雄谦听谢周举

3月1日

颜回举一能反三

左雄谦听谢周举

梁商当权的时候,无论在朝廷还是地方,出现了一些作风正派的官员,他们有头脑,有成绩,受到社会的赞扬。

当时,地方官员有责任向朝廷推荐人才,因此,不少年轻人往往能脱颖而出。可有一位尚书令左雄向皇帝提出建议说:“孔子讲过,‘四十而不惑’;《礼经》里面也认为,四十岁正当壮年,是做官理事的时候,我觉得很有道理。因此,今后地方官推荐人才,凡是不满四十岁的青年人,不要作为荐举的对象。当然,如若才能和德行特别优异,也可以不受年龄限制。”【132.4雄又上言:“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材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顺帝同意了,马上通告全国:“各级政府推举孝廉,限定四十岁以上。特殊人物像颜回一样的,就不拘限年龄了。”【132.4初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其有茂才异行,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

广陵人徐淑,三十多岁,被推荐到朝廷来了。尚书府问他为何入选,他说:“诏书上明明写着,像颜回一样的人不拘年龄,因此,我们那的太守把我选送来了。”尚书郎一时答不出话来。【132.4久之,广陵所举孝廉徐淑,年未四十。台郎诘之,对曰:“诏书曰:‘有如颜回、子奇,不拘年齿。’是故本郡以臣充选。”郎不能屈。】左雄当时也在座,听了徐淑的话,觉得他抛开问题的实质,利用诏令上的文字作辩解,便反问他说:“贤人颜回,听到一点,能悟出十点,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请问先生,你如果听到一点,能够悟出多少来呢?”【132.4左雄诘之曰:“昔颜回闻一知十,孝廉闻一知几邪?”】

徐淑不是聪明善辩的人,愣得没法回答,只好快快然地退下,接着被送回广陵。太守也因此免掉了职务。【132.4淑无以对,乃罢却之。郡守坐免。】

左雄很公正,也很精明,掌握住推荐人才的标准,经常检查,防止弄虚作假,不少地方大员为此丢了官。这样,一批优秀人才很自然地冒出来了,像陈蕃和李膺,就是出色的新人。

左雄并不因为自己有能力而骄傲,别人说得对,他都能虚心接受。曾经有这样一件事:

他推荐冀州刺史周举当尚书;自己也调任司隶校尉,主管京师地方的治安法律;接着,他又把周举的前任冯直调来带兵。【〔138.8〕初,尚书令左雄荐冀州刺史周举为尚书。既而雄为司隶校尉,举故冀州刺史冯直任将帅。】周举想不通:冯直当冀州刺史,因为贪污受处理,自己才去接任的,现在又升为带兵的官,太过分了。随即向皇帝上书,批评左雄,提出反对。【138.8直尝坐臧受罪,举以此劾奏雄。】皇帝叫左雄和周举辩论。左雄说:“朝廷的带兵官,要挑猛将武士,不是选清官廉吏,冯直当然够资格!”【138.8雄曰:“诏书使我选武猛,不使我选清高。”】

周举反驳道:“朝廷叫你挑选猛将武士,也没叫你挑选贪官污吏呀!”【138.8举曰:“诏书使君选武猛,不使君选贪污也。”】左雄很生气:“我把你提拔上来,恰恰给自己添麻烦!”【138.8雄曰:“进君,适所以自伐也。”】

周举听了,心里一沉:左雄是有威望的大臣,一向敢说直话,今天只怕糊涂了?便语重心长地说:“左公大概知道韩厥的事情吧?当年赵宣子把他升为司马,当自己的助手。第二天,去河曲作战,行军途中,宣子的车夫不守纪律,把队伍冲乱了。韩厥大怒,立刻把车夫拉来,砍头示众。周围的人很吃惊,都说韩厥这下子完了,昨天升官,今天就杀恩人的车夫,太狂妄了!哪知赵宣子却向全军宣布:“诸位向我贺喜吧,有了韩厥,我就放心了!'如今怎样?你看得起我,让我当尚书,我是不敢阿谀奉承给你带来耻辱的。但是,我却没有料到,你跟赵宣子的想法大不相同啊。”【138.8举曰:“昔赵宣子任韩厥为司马,厥以军法戮宣子仆,宣子谓诸大夫曰:‘可贺我矣!吾选厥也任其事。’今君不以举之不才误升诸朝,不敢阿君以为君羞(不敢阿谀奉承给你带来耻辱);不寤君之意与宣子殊也。”】

左雄是明白人,深受感动,诚恳地说:“我以前跟冯直的父亲做事,和冯直也很要好,相信他,才提拔他,我却没有考虑他的严重错误。周君启发了我,真感激你呢。”【138.8雄悦,谢曰:“吾尝事冯直之父,又与直善;今宣光以此奏吾,是吾之过也!”〔周举,字宣光。〕天下益以此贤之。】接着就把推荐冯直的表章收回了。

汉顺帝刘保能够继承皇位,是经过宫廷斗争的,他的乳母来起过很大作用。顺帝上台后,封宋娥为山阳君,待遇特殊,左雄多次劝谏,顺帝听不进耳。【〔133.3〕初,帝之立也,乳母宋娥与其谋,帝封娥为山阳君,又封执金吾梁商子冀为襄邑侯。】

左雄很痛心,写成一篇有名的意见书,其中说:“皇帝都爱忠直的君子,厌恶奸险的小人。可是,从古以来,忠直的人总要遭罪,奸险的人往往受宠,为什么呢?皇帝不爱听忠言,很爱听奉承。何况,人们都害怕刑罚,贪图升官发财;说直话的受罪,讨好的升官,谁还愿作忠臣呢?

皇帝听多了奉承话,以为自己很正确,久而久之,执迷不悟,最终落得亡国破家,这样的事还少吗?”【(133年)雄复谏曰:“臣闻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恶谗谀,然而历世之患,莫不以忠正得罪,谗谀蒙幸者,盖听忠难,从谀易也。夫刑罪,人情之所甚恶,贵宠,人情之所甚欲,是以时俗为忠者少而习谀者多。故令人主数闻其美,稀知其过,迷而不悟,以至于危亡。】

顺帝终于有所觉悟,虽然没有马上改变态度,对左雄倒也更加尊重了。

像左雄这样的正派官员,能给朝廷真正的帮助,自己也留下了好名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