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严歌苓《陆犯焉识》

春来了,阳光投过斑驳树影,打在窗户,看点儿惨淡的文字,看看那个年代的人怎么活过来,然后对着家人说:“我回来了”。

图片来自百度

一、《陆犯焉识》 ,是一本460页左右的小说,作者是严歌苓,这是我第一次读她的作品。故事以冯学锋的视角,展现了知识分子祖父焉识和持家祖母婉瑜的种种心酸,以1937——1789这个时代为底布,主人公祖父陆焉识被年轻继母冯仪芳安排娶了祖母婉瑜,接着出国留学,结识意大利姑娘望达并坠入爱河,但正如焉识的独白:“人成熟了,也就想开了。恋爱是一回事,和谁熬完又是另一回事。”依然踏上回国的邮轮。1954年成为犯人,1963年成为逃犯,从西北大荒漠,到青海甘肃再逃到上海,只为看婉瑜一眼。1964年自首,再到释放回归家庭。

中间遭遇不可谓不丰富,作为知识分子的陆博士是多情的,不管是意大利姑娘望达,还是为她怀孕又出走美国的韩念痕,都有知识分子和时代挣扎与妥协的羁绊;成为犯人的焉识经历了狱友一个个死去,杀人犯梁葫芦被折磨致死、刘胡子自杀等悲惨遭遇, 假公济私的谢队长、发现妻子出轨却又求全的邓指。

从一个浪荡富家公子,蜕变成一个任人宰割,靠口吃活下去的犯人。在大时代的洪流中,他多次死去,却最终活过来,直到他意识到,他发现他爱她。只为见那个他原来不爱后来却离不开的妻子——婉瑜。

可命运是个结,错过了就不再来。1979年,时隔25年的焉识平反归来,和祖母的相识晚了整整16年,可一切物是人非:祖母婉瑜早已患上了帕金森,失忆症。在儿子女儿的反对声中,失忆的祖母一直在维护祖父焉识的形象。但当真正的祖父焉识回到祖母身边相伴四后年,她却只能淡淡地说一句:“侬是谁啊?”

战争真是改变一切,包括人。时代之洪流如滔滔巨浪,个人是巨浪里的小小浮萍。所以,婉瑜是他寡味的开端,却是他完美的归宿。

故事结尾:“他把他的衣服也带走了,还带走了我祖母冯婉瑜的骨灰。”是对祖父和祖母相亲相爱的最好诠释:眉目传情,两心相悦,心中有口中无。

如果想了解人性,了解残酷岁月里生命的韧性,了解流放和救赎,不妨读读它。

图片来自百度


二、经典文段

1.一边是祁连山的边缘冰峰,另一边是昆仑山的亘古雪冠,隔着大荒漠,两山遥遥相伴,白头偕老。

2.有的人是为了惩治人卫生的,这类人必须比坏人更坏,才能尽他的天职。

3.二月高原的无边灰白中升起,稳稳扩展,在下沉的太阳和上升的月亮之间漫开。

凶暴是会让人醉的。

4.饿空了的腹内吞进一半音量,放出来的音量由被风撕扯,没到达岗哨的高度就失散了。

世界上人人都知道钱好,只有焉识不知道,这点让恩娘分外疼爱。

5.女人都这么可怕,都有着与神俱来的危机感,永远觉得她的天下坐不稳,永远欠一点安全,必须长千万个心眼子,一刻不停的往你身上缠绕羁绊。

6.女人因为可怜,什么恶毒事都做得出,包括掐灭一个男人一生仅有的一次爱情机会。

7.两个人都把自己渴望的东西拼命往外推,违着心愿地客套。

8.哀莫大于心死,心死莫过于一笑。

9.人成熟了,也就想开了。恋爱是一回事,和谁熬完又是另一回事。

10.那是大荒漠上难遇地漂亮大雪,把黑夜下成了白昼。

11.孤立地反击等于不反击,比不反击还糟。

12.也许我跟自己发生了一场误会,我爱的却认为不爱一代代的小说家,戏剧家苦苦地写了那么多,就是让我们人能了解自己,而我们人还是这么不了解自己,一定要倾国倾城,一定要来一场灭顶之灾,一场无期流放才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曾经是。

13.原来这里的每个生命都脆弱成了那样,自己打定活下去的主意都不行,都说走就走。

14.很多女人的病是他们的武器,恩娘最善于用这种武器,一旦他自认为受了欺负,需要反攻就拿出来使用。

15.大漠像海洋里面的生命永远在变异,也永远有新的生命物种给你发现。

16.1963年的中国人和30年后很不同,那时的人单纯轻信,同情心还没泯灭,尤其是那个时代的西北人。

17.人都有虚荣心,人人都没有办法,一不留心,他失去了最后的自由。

他盲写的句子和段子落在无限的黑暗上,黑暗可以无止境的吸收他盲写的成果,无论他写了多少,立刻填进了无底的黑暗,立刻被黑暗消化。

18.贿赂别人也要英勇,胆敢去无耻才行。

19.战争真是改变一切,包括人。

20.也许从秋天到冬天的无眠,是会改变人的相貌。

21.离婚是为了婉瑜有个安全亲近的晚年,一个不能提供全家吃穿的丈夫,事实上已经不再是丈夫。

22..身体保重好,将来看见的时候不至于太不敢认。

23.20岁,一个中国男人应该可以不动声色的防御,甚至进攻,不露痕迹地交换利益甚至勾当,只要不被抓住,永远不算作弊。

24.应该给自己足够的民主自由,选择跟谁交往,并且坦荡的承认一份交往的失败。

所有知道自己父母其实不相爱的孩子都会有的一种自卑。

25.出故障是生命最后一个成熟阶段。

26.秋天的晚上八点四野通亮,阳光的最后余晖还留在种种景物上,但景物的影子都半融化了,带一点暗红调子。

27.一生只死一次,草草就死了,别来到这世上。

28.婉瑜是他寡味的开端,却是他完美的归宿。

29.没有他,我一辈子都给蒙女人蒙在鼓里,我宁愿一辈子给蒙在鼓里。

30.永别世界原来是有过渡的,昏迷便是这段过渡。

31.可是一切后果中最坏的后果,任何下场都比活活渴死要好。

32.我祖母写给我祖父的信非常优美,可惜,我们再也不会有那么优美的情愫和表达方式了,灭绝了。

33.心太软的人快乐,是不容易的别人伤害或她伤害别人,都让她在心里病一场。个人认识到自己,连最亲的人都记不得,会很伤痛。

34.豆子一颗颗被她的满是心事又漫不经意的手指剥出,落尽簸箩,剥豆的动作本身就是回忆和梦想,她的安静和优美在夕阳里真的可以入画,她脸上的皮肤是那种稿纸的白皙皮下灌满琼浆似的,那样的一个冯婉瑜也是等待本身,除了永久的无期的等待远方回归的焉识,也等待每天来看望他,似乎陪她等待焉识的那个男子。

35.无法使他相信,陪她等待的这个人,就是她等待的那个人。

36.婉瑜一生都那么自卑,一个优美的,优秀如婉瑜的女子自卑了一生,这是令人心疼的。

一切压迫了他的人和事物,甚至理想和主义,都应该对他这自卑负责。

37.祖父和祖母,他们的相亲相爱很古典:眉目传情,两心相悦,心中有口中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法,老得各不相同。

38.世上的母女都是冤家,他们和自己的母亲之间的冤家情劫放在这个场里边儿,场面里是太微不足道了。

39.沉默的奇怪,他的沉默也是一座炮楼,替他守卫着他思维的持续性,让他完成他回忆录和书信集的最后章节。

40.婉瑜现在是最自由的一个人,没有城府,百无禁忌,她不愿意的事才不会给你留情面,她会用最直接,最猛烈的方式告诉你。

41.一个人到了连另一个人的体臭都认得出,都着迷的程度,那就爱得无以复加了,爱的成了畜,成了兽。

42.等待某件事情发生,是难熬的耗人的等待,把祖母婉瑜关在一个牢里,对于好事坏事的等待都是牢,都会剥夺你的自由。

43.矛盾中幸存的孩子都非常早熟,养出一种畸形的知觉,他那样做是知觉使然。

44.他把他的衣服也带走了,还带走了我祖母冯婉瑜的骨灰。

图片来自百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