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与五臟

什么是“气虚”,想必大家知道的很少。此文,为大家一一列知。

首先,气虚是中医的一个术语,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是一种多发证,多因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久病未愈、大手术后及疲劳过度。在临床上,气虚还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肝气虚诸证。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

《 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因而,从气的来源看,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主要有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精气两方面。而从气的生成与脏腑之关系来看,则五脏皆藏精气,尤以肺脾肾为重要。而在,《素问·方盛衰论》描述了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心气虚、肝气虚所致梦境不同的情形。

因此,气虚涉五脏,症状各不同。

如下文:

1、肺气虚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

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2、肾气虚

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

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3、脾气虚

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

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4、心气虚

心主血脉,藏神明。

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5、肝气虚

肝为疲劳之本。

长期劳累,劳伤肝气,肝气不足,目酸而易疲劳;气不上行,津液不能布散头面,则口干面燥;气不载血上行,则脑部缺血,头目昏花,视物模糊,思维不清,面色萎黄。

肝气不足,肝经壅滞,易为暑湿所伤,而易中暑。

肝阳不足则晨起经络僵硬、酸冷;肝阳不足夹风湿郁热则目红而肢痛。

肝血不足则中午易疲劳、思睡;肝血不足,肝虚火而多梦。熬夜加重。

肝气血不足,肝不疏泄脾胃,食而腹胀,日久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后天失养则肝气血不足日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147评论 0 33
  • 论人法于天地 [原文]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天地有四时五行,寒...
    天一书社阅读 11,950评论 0 18
  • 多希望有一个像你的人/当黄昏和清晨无法相认/雨停了/歌停了/风继续/雨伞又遗落原地/多希望你就是最后的人/但年轮和...
    痴人一念阅读 2,563评论 6 26
  • 作为一个即将24岁但是好像没有青春期的大孩子 困扰 迷茫 消极 自卑 不知道哪一天才会离开 希望有一天 度过一切的...
    叫什么鱼阅读 6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