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改变,我能否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家长?

        毕业从教6年,我与很多家长接触过,有让我称赞的优秀家长,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很多做人的道理,也给我很多将来自己成为家长之后的启发;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不愿与教师沟通的、自己行为不足以作为孩子模范的不合格家长。我也一直习惯以教师的身份与家长沟通,以教师的身份去观察家长的行为,当然这本身的角度就有它的局限性。

        从昨天开始自己的身份正式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家长。昨天送两岁半的儿子去上幼儿园。在准备上之前,我的心里特别忐忑,觉得孩子年龄太小,会不会不适应?上厕所吃饭,没有人好好照顾怎么办?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时,孩子如果不会表达不会反抗怎么办?我如果对孩子与其他小伙伴的争执,处理不当或者以大人的身份去处理这些问题,导致不好的后果,怎么办?我自己的内心一直在纠结,一直在放不下。

        好在孩子比较乖,进入幼儿园之后表现挺好的,也没有哭,我在幼儿园陪了孩子一会儿,陪他玩滑滑梯。跟孩子的两位老师进行沟通,说一些我自己的担忧,其实本身也是出于私心,想让老师更好的去照顾一点孩子。后来老师摆手示意让我离开,我就偷偷的溜走了。溜走之后,我的心却一直在孩子身上,一直不停的翻看手机,看有没有老师给我发微信,说孩子有什么问题。一天就这样过去,我的心是忐忑的。

        等到下午放学之后接孩子的时候,却发现孩子的状态特别好,他絮絮叨叨的给我说:“妈妈你走了之后我找不到你,我都特别难受,我都哭了。妈妈,我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儿,我我中午睡觉的时候都是自己睡的。妈妈你给我买了新被子,那个枕头真好看……”。看着孩子这不错的状态,我的心里的大石头一下子落了下去。晚上孩子用积木玩游戏,他自己也玩得特别投入,从晚上8点多一直玩到10点多。中间他也设置游戏情景,邀请我参与,说妈妈,你也来坐上吧,你也来我家去玩儿吧。出于一天没有陪孩子的愧疚,我陪着他一起平静的玩到晚上10点多,中间我自己没有玩手机,也没有看书。我发现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专注力更强了,不再黏着我,像孩子一样去撒娇了。仅仅上幼儿园第1天,这一点点改变就已经落在了我的心里,也许孩子与妈妈分离去上幼儿园,不适应的不是孩子而是妈妈。

        今天早上照例送孩子去上幼儿园,早上他没有吃饭,喝了一盒酸奶。因为这,我还吵了他,心里特别生气,同时也特别担忧,老是害怕他上午再饿着。当一个人心里满满都是想着这个事情的时候,你不由自主的就与别人谈论这个问题。我见到他的老师,说的第1句话就是,孩子早上没有好好吃饭,所以为了惩罚他,今天他的书包里没有给他放酸奶。其实我发现,自己作为家长特别在意的事情,在老师眼里反而是特别特别小的事情。我根本也没有必要去向老师去倾诉这些自己的担忧。爱满则溢,也许就是这样,但是这样有好的方面,对孩子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限制吧,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去抓紧孩子的翅膀,老是害怕他摔着,就减少了他自己去自由飞翔的机会。

      回家之后我就在反思自己在幼儿园的行为。曾经作为老师,我也见过这样的家长,对孩子过度担忧,对老师交代的过多。我自己也是一名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管理着班级,几十个学生,背后有数百个家长。如果所有的家长都像我这样,对孩子是一种过于关注,对老师过于交代孩子情况,那作为一名班主任,真的会抓狂的。可是作为家长,我又总是控制不住。

        我应该如何去做一名适度的,恰到好处的与教师进行沟通的家长?这个问题,我现在心里面没有答案,这也是我接下来去努力思考的问题。我很庆幸自己这次选择了家校共育的课程。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真正的全身心的,认真的去对待这门课程,本着去提高自己的目标前进。它不仅能解答我身为一名家长的心里面的困惑,同时也能很好的指导我自己在管理班级的同时,如何更恰当的、更流畅的家长进行沟通,从而把自己的教学管理,把自己的班级管理做得更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