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一光

田中一光,我心中的设计师。

1930年出生,1946年考取了京都艺术大学。

22岁的田中一光看到了吉原冶良的作品,励志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

当时并没有从事平面设计的田中一光会在下班之后帮忙做些绘制传单和广告牌的工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吉原冶良看到了他做的传单,觉得很有新意,于是邀请田中一光去报社做舞台美术助理。就这样,田中一光和他一生中唯一称为“老师”的人相遇了。也是因为这样后来田中一光说不要放弃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不要在意做一些免费的事情。

田中一光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紧张,快速,高效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也造成了他的造型艺术。

田中一光的家里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人进进出出,不仅是设计家,还有音乐家,建筑家,戏剧演员,爵士乐演奏者等,有一种年轻艺术家沙龙的气氛。这样的聚会经常有,大家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相识不久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大概就是有才之人的惺惺相惜吧。后来,房子发生了一系列不详的事件。浴室煤气泄漏爆炸,田中一光头部受伤被抬进医院,他的眉毛和头发都被烧焦了。不久,他就以头部缠满绷带,只露两只眼睛的新形象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六十年代是日本平面设计的黄金时代,而拉开这个序幕的就是于东京召开的世界设计会议。这次会议,大约会有三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署名设计师云集东京。那简直就是智慧的“紫爆”地点啊!这一年,日本还成立了拥有全新设计理念的集团——日本设计中心。它揽入了当时日本最具实力的设计师,田总一光也在应邀之列。这在日本整个设计界都是很轰动的大事件。

“人不是为自己而活着”是田总一光经常来鞭策自己的话。在1958年至1965年的八年里,田中一光一直担任着桑泽设计研究所的专职平面设计教师。

在听了龟仓雄策的纽约旅行见闻之后,田中一光决定美国看看,这次纽约之行为田中一光打开了世界之门。田中一光说,这是他的人生中,与吉原冶良相遇后的又一次机遇。此后,田中一光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升高,后来他承担了向外国人宣传日本文化的责任。

后期的田中一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编辑和书籍设计。在田中一光的设计室,每天早上大家都会边喝咖啡边开碰头会,作为一天的开始。每个人按顺序地把自己的工作进度汇报一下,这样无论何时大家都能对设计室的工作情况有个整体的把握。中午,大家围坐在一个圆桌四周吃饭。午饭时间充满了一种家庭式的氛围。大家闲聊着各种话题,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如果田中一光在工作室的话,他从十一点半起就开始在厨房准备午餐。在田中一光的工作室还有这样的一条规定:新成员在工作一年后要提交一份关于设计的文章。写作即思考,身体可以休息,但头脑绝不允许休息。这是田中的教育方针。

直到离开人世,田中一光也没有结婚。

田中一光

其作品
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日本平面设计师,1930年出生于奈良市一个世代以“鱼万”为商号的商业之家。 1950 年毕业于日本京都美术学院,后...
    好设计阅读 2,683评论 0 5
  • 在实现业务逻辑的过程中,比较两个实例是否相等是一个常见的需求。在Objective-C中,基本上所有的实例都是NS...
    幸运的小强本人阅读 1,428评论 0 2
  • ——魏君学习非暴力沟通心得 听你说: 你能上得厅堂, 也能下得厨房。 这一切取决于他是谁, 也取决于他如何待你。 ...
    魏君NVC阅读 427评论 1 1
  • 作为一个大一新生,总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听不懂的课、开不完的会……太多太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狮晓琴阅读 455评论 0 0
  • (一) 九岁那年,我作为一个转学生被分到她所在的班级。小时候腼腆,接触的人少,记得的人...
    肆忌阅读 70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