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知乎,ID:亡心言己,文责自负。
算是比较用心地包了一个饺子:
宁王被斗倒了,何惟芳生意遍布天下,贯彻自己救苦救难的女性力量,蒋长扬监察百官、巡视天下,两人潇洒自在地生活在一起。除此之外,还拉郎配了剩下的几对,反正就是大家都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
一直搞事情的刘畅和县主也给了一个“不错结局”,当然,这个不错结局可能只是针对于观众来说的。
刘畅在最后关头审时度势反手擒住了宁王,并投降认罪,获得了宽大处理:降为庶民,且答应了他免除县主死罪的请求。刘畅与李幼贞终于放下执着,准备重新开始,粗茶淡饭,白首偕老。
就在刘畅和县主开始畅想未来,以为彼此也找到了那份恬静美好时,刘畅被一个迎面而来衣衫褴褛的疯子刺死了。那个疯子口中大喊着:“奸人终于死了,再也没有人害我了,春闱,我一定高中!”
那个疯子看不出来是谁,大概只是被刘畅迫害过不计其数中的一个。如果恶人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那好人翻山越岭求取真经,岂不是显得太过荒唐?刘畅的结局,算是报应不爽,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来解释再恰当不过了。
县主看着刘畅倒地不起,然后痛哭流涕,泪水中或多或少也包含了对自己一生情爱被命运反复捉弄的感慨吧。
她转头离去,一路向前,走了好久好久,直到双脚磨破,准备在树下上吊自尽,然后被一个尼姑劝住,后跟随她离去。青灯古佛,了此残生,这对她也是一种解脱吧。
如果剧情停留在刘畅和县主放过自己重新开始,就多少有点违背正义道德了,现在这个结局就挺好的,合情合理,说不定还能骗观众点泪水呢。
说到底,刘畅和县主都是因为出生在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里,才会逐渐变得扭曲、偏执的。如果不想变得扭曲,就想尽早切割,可惜他们没有放下,也最终没有放过别人和自己,才酿此悲剧。
严格来说,《国色芳华》和《锦绣芳华》的服化道、剧本完全度都是远在及格线以上,但重复叙事太严重了,以至于整部剧显得格外臃肿。
那些女性口号和那些女性互助的叙事完全可以少一些,点到为止就好,再一再二再三,就会让观众厌烦,说教味太明显。刘畅和县主搞事情也完全不用搞那么多次,这两人少整点幺蛾子对推进主线也没什么影响,水剧情的意味太明显。至于安插萧雪溪和秦六郎两个人来生拉硬拽男女主感情线,也实在是烂俗,多此一举,男女主朝夕相处、生死与共已经足以动情。
如果这部剧剧本能精简一下,可能会好上许多,也完全不用分成两部排播,导致降了热度。可惜编剧未必不懂……
当然,要说这部剧最让我感觉不适的还是女主的人设,女主实在是太圣母了。
县主放火烧了芳园,还差点烧死很多人,女主借势惩治了县主几鞭,原以为她想过来放几句狠话,表示一下与县主不死不休的决心。结果女主开口还是那套“女子本就不易”的言论,最后还来了句“好自为之,莫再害人害己”的劝善言论。真的是成佛成圣了,实在是太爱宽恕,太爱导人向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