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呼兰河传/附 生死场

       读完前几章《呼兰河传》,觉得异常凄凉。她对人性、社会的批判使我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便看了序。序中对萧红作品的解析比我更为深刻贴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尽管看完序后,你会发现大家感受大都相同。

       我开始百度萧红的个人经历,接着看完了《黄金时代》。我记得大冰说过“做读者不要做粉丝”。确实,对于作家而言,我们读者只需体味她的作品,而并非关注她的人生。因为人都是多方面的,他在书中所体现的思想与现实生活中展示的一面并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但也有人说,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可以更好地理解她的作品。也对,作家的作品一定程度上是她生活的反映,但我们无需过度介入。看作品,足矣!在此,我也对自己窥探萧红生活的行为表示愧疚。

       总之,萧红的命运是漂泊和坎坷的。我觉得她是一个任性的小女孩。她感到荒凉,大抵是觉察到世态炎凉。也许是她记性太好,不容易忘记悲伤。

       而在《生死场》中,我竟嗅到了鲁迅先生的烟味。有人说萧红是鲁迅先生“柏拉图式爱情”的对象。这一点我竟不知了。其实也不必知晓,就算是真的由如何?不过是文坛上两颗已经逝去的明星罢了。后人无需探究,只管记住他们当时对唤醒国人作出的贡献便够了!

       看完电影《盲山》,缺乏教育的农民实在是比釜山的丧尸还要可怕。而萧红作品中所反映的父权主义在农村依旧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如今所谓的国民素质提高,我想女同胞们应当是有权利昂首挺胸做人的。只要有足够的勇气,怕什么男权?靠什么男人吃饭?

       读完这本书竟是满目荒凉。夜深了,却毫无睡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