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儿子背诵《笠翁对韵》–1

     儿子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老师要求背诵《笠翁对韵》,刚开始的时候,我陪着儿子一起背,看到那么多的生字和典故,即使给孩子讲清楚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没有什么好办法,也只能这么死记硬背,但我强烈的意识到,如果这么死记硬背,不论是对我还是对孩子都是一种折磨!即使孩子的记忆力还算好,但记忆这么一篇文章也得花不少时间,还要经常的复习。

     一起背诵的日子就这样悄然逝去,可我心里总是隐隐作痛,虽然说古代、近代的大师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不仅死记硬背,还不求甚解,但今天要求孩子背诵就没有更好的方法了吗?我虽然没有答案,但是总觉得要解决这样的现实问题,尽可能让孩子能够“快乐”学习。

     我开始在网站上搜寻相关背诵的视频,开始涉猎关于记忆之类的书籍,慢慢地自己总结一些背诵的经验,但孩子的背诵仍然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这就是起初几个月的背诵。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时候我最多是找几个关键字,连成一句容易记得话,然后告诉孩子在背诵的时候可以想到关键字,顺藤摸瓜回忆起来要记的内容,这个方法其实在孩子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的时候我们也是这么做法,那个时候效果也还不错,但几个月以后,我慢慢悟得一些方法,也不时地应用到孩子的背诵中,虽然不能说立竿见影,但背诵的速度比这个应该有了不少提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一阶段,我不仅给孩子讲明白这些文字的基本意思,有时还会讲文中的个别典故,至于背诵主要还是使用编故事的方法,将一篇内容编成一个连贯的小故事,而且尽可能使用每句话的关键字,应用这些方法后孩子背诵的效率明显有很大提高,背诵的速度比原来也确实快了很多,而且孩子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背诵,当然我也得绞尽脑汁的尽量将故事编的更精炼,更有意思。每每这个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让孩子倍感快乐和轻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弟子规》是清朝李毓秀写给子孙的家训,小小的一本书流传至今,让无数的后辈深受启发。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
    penny古阅读 3,926评论 0 1
  • 设计一个找到数据流中第K大元素的类(class)。注意是排序后的第K大元素,不是第K个不同的元素。 你的KthLa...
    graychen阅读 1,911评论 0 0
  • 一、哪里来的 ? 爷爷的屋门前有一棵花椒树,从我有记忆起,这个花椒树就有了,我不知道它来自哪里? 我很小很小的时候...
    修炼佛心阅读 9,011评论 5 3
  • 流水席 (一) 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
    杨纯阅读 3,754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