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种情绪的化解办法,我帮你试过了,尤其是第4个很管用

生活里,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参加一个重要的面试。可是看到来面试的人貌似全都精明强干,你感觉到了紧张,“我能行吗?”。

跟领导汇报工作,可她反复问你什么时候能完成指标,而这项指标很难,此时你感到烦躁不安。

跟爱人吵架,吵得不可开交,你忽然担心,你们会不会离婚,爱人是不是不爱你了?

孩子在写作业,可是一会看窗外,一会玩橡皮。他的作业本上几乎就没有正确的题目,你有了打他的冲动。

有人问你问题,你也不知该怎么回答,抬头看到他面露讥笑,你感觉到了羞耻,“我怎么不会答?”

如果你有这样的情况,并且一直无法排解,那么《情绪修复大全》这本书就千万不要错过了。这本书是德国心理学博士乌多·贝尔和加布里埃莱·弗里克-贝尔两人联合撰写的。

说起这两个人,那就太厉害了。乌多除了是医学心理学博士,还是大学教师、治疗师、咨询师,是柏林教育研究中心所有者;而加布里埃莱·弗里克除了是教育家和心理治疗师外,还是“积极治疗法”创始人之一。有趣的是,两人是有着共同专业和爱好的夫妻,对情绪问题有着深深的见解和主张,曾获德国首席首席情绪专家称号。

在二人合力撰写的《情绪修复大全》一书时,选取了富有特色的17种情绪,如渴望、羞耻感 、负罪感攻击性行为等,根据这些情绪的特点,分析了产生原因和对生活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法。

当我们很好地体察身体感受,识别并调节情绪,我们就会放下包袱,开心随性而活。

01感受身体,洞察情绪变化

你有多久没有关注过自己了?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开心?生气?麻木不仁?也许更多的是负面的情绪和感受。

我们会感觉羞愧感,会担心别人看不起,惧怕嘲笑,更会忧虑将受到嫌弃,我们会感觉伤害了自己仅有的自尊心。

我们会感觉很生气,无法遏制住内心的怒火,冲动之下会做出许多让我们追悔莫及的事情。

我们还会感觉命运不公,经常慨叹,为什么不幸的事情总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很多时候还会觉得毫无乐趣可言,宁愿麻木不仁地过着索然无味的日子,对当下的生活逐渐失去了兴趣。

相信我们也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我们也想改变当前这种状态,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就该适时思考一下,认真去感受感受,悲伤、生气、恐惧、孤独带给我们的身体感受。

只有当我们有了切身的感受,我们才会有发自内心改变的渴望,才会努力行动起来,实现自己心底的那份期盼。

02揭开面纱,拒绝情绪内耗

前不久看到一个非常让人感动的视频。

妈妈领着女儿在商场门口,看到有人派发气球。可是女孩没有勇气去向阿姨要免费的气球,在回家的路上的时候,妈妈就带领着女儿练习,女儿很快学会了。

后来妈妈想到。应该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于是跟女儿演练得不到气球应该说:“没有关系,我们下回再来拿”。可是无论怎么开导,女儿却说不出“没关系”几个字。

于是妈妈把女儿搂在怀里轻轻地安慰。

看了这个视频,我莫名其妙地感觉到泪流。

尽管女孩可能得不到想要的,但是在妈妈的引导和安慰下,她的情绪会很快释放出来,未来也一定会把握住自己,得到她想要的东西。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是:

妈妈对孩子说:别哭了,不就没有了吗?有什么好哭的,再哭我我就不要你了。哭一会儿行了,怎么没完没了的……

作者说,这个时候妈妈的理念与孩子的情绪是冲突的。妈妈认为是件小事,可孩子却觉得很大。

所以妈妈会觉得哭非常没有意义,就会单方面地禁止孩子哭泣。而孩子不能够把他认为的坏感觉释放出去,悲伤就会一直堆积在自己的身体里。

若干年后发生了类似事件,就会提取出记忆中这段不愉快的经历。那时一件很小的事,也许就会演变成道行逆施的大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情绪会因为不同的强度、不同的方式对生活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认识情绪来源的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情绪的规则有:

情绪没有尺度。

情绪具有多种影响力。

情绪从感知中消失,但依然存在。

情绪可以调换,可以传递。

懂得了情绪的规则,我们就会思考它在生活中的定位,就会想办法处理它与自己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找出疏解它的办法。让自己敢于面对困难,找回自我。

03对症施法,快乐修复情绪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件事。

在社区的办公大厅,有一个年过半百的男人办业务,他支吾了半天也没说明白要办哪个。工作人员从各种角度引导,猜测可能是要办理养老保险补贴,就跟他讲了很多政策要求。

按程序跟他确认时,他说:我不办业务来这里干嘛?吃饱了撑的吗?我不就有个营业执照,明天我就去注销……又不是从你们兜里要钱,这么费劲!?语句里弥漫着一股火药味,似乎要跟谁打架。

如果你遇到这个人,或你就是这个人,该怎么办?

本书里给我们提了三个办法。

1.从源头认识并克制

相信你也会说过类似腔调的话,此时你会感觉没有人理解你,也许还会感觉有些怨恨。其实都是源于内心的叛逆。童年时没有很好处理这种感受,长大就会变成无法捍卫自己边界,不会表达情绪的人。

所以,作者说,要尊重并重视叛逆力量。要正视这种感受,发现自己有脆弱的情绪时,一定要找个信得过的人分享。只要你敢于面对它,不畏惧地展示它,你才会从伤害中走出来,面对新的生活。

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叛逆的他人,我们可以试着把他树为别人的榜样,试着融化他内心的坚冰,假以时日,他的孤独的顽固症状就会消失。

2.三转换降火气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话不投机往往是攻击行为爆发的前兆。面红脖子粗,身体僵硬……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理智的方法面对。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三种转换方式。

转换层面,感到怒火中生时,放下当前的事情,转做别的事情,比如跑步、做家务。

转换位置,离开办公室,到院子里走一走,没地方的话也可以到楼梯间呆一会。

转换方向,不要再面对眼前的人和事,换个人说话,换件事去做。

3.三个禁止生气牌

大多时候,人们不愿把小事闹得惊天动地,更希望能和平解决问题,可是当出现了攻击性情绪的时候,不宣泄也会使身体受损。这种情况下给我们提出了“挂上三个禁止生气牌”的办法。

第①张写着抓住合适的时机。

就是说千万不要相信这句话,能够让人感到宽慰的,从来都不是去找时间表达自己,而是应该遇到问题及时说出来,才能起到解决的目的。

第②张写着“帝国反击战”。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愤怒,所以我们要提醒自己改变。改变就是着眼于某一件事情,就事论事,而不要想着我压着你,我要怼回你。

第③张写着“生自己的气”。

我们要明明白白地把自己的愤怒表达出来,释放后就算完结,不要总揪住这种怒气不依不饶。否则会引发其他状态下的喷发,让许多人都受到侵害。允许小愤怒,才能够避免大恼怒。

怎么样?这些方法是不是都颠覆了我们平时的认知?书里还有很多关于情绪的释放方法,我试过,还是挺管用的。

金斯莱说,“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相信我们不断的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练习,我们就会在成长中见证自我改变的成果,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生活这么美、这么有质感,我们就会鼓足干劲,向着幸福快乐出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