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周 刚需_培养刚需的3个基本步骤

重要概念:


基础知识:

“刚需”从本质上来看,根植在价值观上。

你的价值观决定你的命运。

成功只不过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成长才更重要,成长才是真正的刚需。

刚需可以主动选择的,而不一定是天然的,一成不变的;更进一步,刚需这东西常常就不应该被动接受。

我们生来就是不完美的。很多天性都带有本身的缺陷。懒惰,贪婪,嫉妒都是我们天生带有的属性。如果任由它们决定我们的生活,那结果会很糟。一切的进步与成长,都是“重新选择刚需的过程”。

“知道我可以选”,这个“元认知”极度重要。人们总是误以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殊不知,“身不由己”更多的时候只不过是假象。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在众多“正确的刚需”之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什么?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

几乎所有的半途而废,最终都可以归结到这一点:短期期望过高。这就是典型没有耐心的表现。


底层原理:

“表现型人格”(Be-Good Type)

更在乎的是自己当前在别人面前的表现,那么“成功”这个状态,是他们时刻都想要的“刚需”。

这个世界只有“成功”和“失败”。在此之间,并没有任何中间状态。如果不能成功,那就一定意味着失败。所以当他们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时,多半都会选择放弃。

金钱>时间>注意力

成功>成长

现在>过去>未来

“进取型人格”(Be-Better Type)

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变化、自己的进步,“没那么在乎”自己当前的表现;他们知道一切靠积累。

成功和失败,只是某一刻的状态,在它们之间还有无数个过渡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长”。除了失败跟成功之外,自己还有一个状态:不断成长,不断接近成功。所以他们不会过度失望。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也就到达了目的地。

注意力>时间>金钱

成长>成功

未来>现在>过去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最终赚不到很多钱”

因为赚钱对他们来说其实并不是刚需。

绝大多数人的刚需是什么呢?

大多数人的实际刚需是花钱,而不是赚钱。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所展现的懦弱、纠结、迟疑、愚蠢,以及事后的懊恼与追悔莫及,首先可能是因为选择错误,更多可能是因为“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选择的自由”,更别提什么“选择的勇气”了。

财商的培养,显然是最需要耐心的。并且,与财富相关的一切重要技能都“看起来”飘渺甚至虚无……也正因为“看起来”与财富关系不大,才导致绝大多数人不重视,甚至干脆不知道自己可以学、应该学、可以练、应该练。

进而,若是一个人没有耐心,就不大可能从一大堆“看起来并不相关”的技能中剔除那些“果然不相关的东西”,找到“看起来不相关可实际上至关重要的技能”,然后进行刻意训练。


践行法则: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大脑和思维,我们有足够强的学习能力。还有那少见的元认知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克服天性缺陷的重要工具。

工具使用的熟练度,一定与它的使用时间成正比。所以如果你想摆脱天性带来的束缚,就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这些工具。

如果想要达成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先培养“耐心”的刚需。否则只是不断地重复过去的经历,不会有任何的进步。

在习得任何技能的时候,都有难受的地方,选择正确的难受常常是关键。

只有活在未来的人才有真正的耐心,换言之,一个人的耐心有多大,只要看他活在多久之后的未来。

你从来都知道自己最终还是有选择的自由;

你知道要靠耐心活在未来;

你知道现状是积累,你知道对现状不满是无意义的,所有的解脱,最终都只能靠积累……

选择正确的“难受”。

假以时日,你会越来越强大。


思考与践行:


“现状”=“过往的积累”。

现状差=过往积累不够

现状=地心引力

积累=制造火箭

选择:

1,永远忍受 

2,开始积累改变未来

3,下更大的赌注,马上改变现在

现状越差,越没有积累,就越急切地想要改变现状。

以我和身边朋友的经历来看,所有错误的人生选择和投资选择都是因为短期期望过高,长期思考太少。既不愿意长期正确地积累,又不甘于现状,所以一次次的选择试试运气,选择下更大的赌注。

当你想要做出危险决定的时候,一定要问问自己,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收获了,你积累够了吗?

运用我所拥有的宝贵选择权,选择活在未来,改变现状。

我已经克服了一部分来自基因的健康缺陷,所以,我相信自己也一定能克服来自天性的缺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