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陆原静书》2

“照心非动”者,以其发于本体明觉之自然,而未尝有所动也;有所动即妄矣。

“妄心亦照”者,以其本体明觉之自然者,未尝不在于其中,但有所动耳;无所动即照矣。

无妄、无照,非以妄为照,以照为妄也。

照心为明,妄心为妄,是犹有妄、有照也。

有妄、有照,则犹二也,二则息矣。

无妄、无照则不二,不二则不息矣。


有动则是妄,那么“妄”大概就是自己产生了意念、想法吧,无动即是照,“照”是照出事物本来面目,无所增减,无所外界所见,也是“空性”吧。

昨日所看“观自在菩萨观照事物的存在,但并不执著于其存在;观察到事物的空幻本质,也并不执著于其空幻本质。

诸法的本质既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所以不必从客观中把握;圣者的智慧既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所以也不必向其心中求索。’[插图]如果能领悟到这一点,就能进入无所存在的存在之境,摆脱存在这一概念的束缚;同时也能不执著于空境的空幻本质,从而做到安住于空境却不空虚。若能心念清净安住不动,外境清净不生动摇,物我之间通达无碍,便可称自在菩萨了。”

大抵也是类似的“照心非动”吧。

学长的理解是:这段大概是要我们做到处于空境而不空虚吧。一般人的去修行,穷其一生,做的却是执“无执”、守“空”之事,所以实际上还是在有执有相而非空。其实,我们不仅要做到无相无执,更要无“无相”之念、无“无执”之想,即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无与非无、空与非空,简而言之就是无所谓,一切皆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自由意志,虽在世间随浮沉,其实已经是菩萨了!

是需要去不断体悟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虽则圣贤别有真乐,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
    春来草自青53d3阅读 3,911评论 0 0
  • “养生最关键的事清心寡欲”,就养生这两个字,就是自私自利,刻意追求的根源。既然忧虑私欲灭于东而生于西,不如私欲原本...
    天大平安阅读 5,556评论 0 1
  • 两只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斗嘴,从一棵树斗到另一棵,天终于不再下雨。清晨六点的栋索尔,厚厚的云层被打薄了一些,足以见...
    迷豆酱阅读 2,675评论 0 0
  • 目录;(一) 拆分实施策略和示例演示(二) 全局主键生成策略(三) 关于使用框架还是自主开发以及sharding实...
    linking12阅读 13,545评论 1 52
  • LQ 又要过年了。 每次过年,最高兴的是孩子。孩子的世界,单纯而明净,年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红包,嬉戏,不必早睡早起...
    40班LQ阅读 1,64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