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似此声~小城铜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离开铜川这个小城,已近21年的光阴了。

正遇上早春季节的晴朗天气,从广东的阴郁和雾霾中走来,更加觉得天空碧蓝高远,纯净的象婴儿的眼睛。飞机飞过时,划出一条白色的线不断的延伸、晕染,由浓变淡,如大海中激起一道涟漪的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夹杂着黑色草木的黄土丘陵围绕着小城,乍暖还寒的风中,虬劲或是凌乱的树枝残留着去年冬天的枯叶,原本该藏匿在树叶里的鸟巢也大胆的裸露在阳光下,到三月底,桃沟、柳沟里的桃花就该开了吧?还有没有人进去摘桃花、捉螃蟹?上学时植树节我们种的那些树,可有几棵幸存下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一段铁路,枕木已换成了混凝土材质,向右走,从建中到桃园小学这一段,我走过很多次,也曾在一次放学时耐心的数过,一共是1100多节枕木,向左走,就是文杰的家了。以往觉得很远的路,现在走起来,却觉得原来是这么近的距离,是个子长高步子大了?还是走了太多的远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顺着河堤每天到二号信箱吃早餐,照例是一碗滚烫、嫩滑、红亮亮汪着辣椒油的豆腐脑儿加一个菜合儿。一个个早餐店热气腾腾,吃早餐的人们高声喊一声“一碗两搅儿”、“一碗糊辣汤多点辣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公交车依旧不急不慢、淡定从容的在马路上驶过,它们也象一个个步履迟缓的老人,每一站的距离都很近,在这里,不论去哪儿,实在是太方便了,总象专门为你设了一个站台;文化宫对面的广场,每天都有很多的老人聚在一起打牌聊天。改了名字扩大规模的建中,仍然在一年一届的送走大批的年轻人,长发、马尾、笑容灿烂的姑娘们、嘴上刚生出毛茸茸胡须的青涩小伙子们,象蒲公英的种子,在高考后的开学季散落到各地去;那些大型的国企,也仍然送出一年一批的人员退休,某一天,少了一个人,认识的或者会提起他,因什么病什么痛不在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区里大都是单位回迁户,年轻人大都外出了,剩下的都是老人们,时光似乎变的特别的缓慢,迟迟的春日里,他们在一起聊天、打牌、健身、晒太阳,当太阳西斜、他们象倦鸟一样各自回家。这其中,也有我同学的父母,还认得出他们,毛刚的父亲、破锅的母亲、石文红的母亲……,当然,他们也更加苍老了,我看到我妈的同学—王洪超的母亲,已经抱着曾外孙女去买菜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一日千里、惊心动魄着,小城也在变,只是懒洋洋一些,但并不妨碍这里的人们悠闲、适意。这是一个缓慢、舒适的老龄化的小城市。世上一年,这里也是一年,可是这里的一年,总觉得慢,一生走过,又觉得是一眨眼的时间。

它不漂亮、不现代、不富裕、灰尘大、破旧,可是,为什么?从不能停止对它的牵挂。

西安到广州的距离,是二十四小时火车的距离,是七小时四十分钟高铁的距离,是两个半小时飞机的距离,是二十年三十年一生的距离。

当父母都逝去、当我的同学们朋友们都离开了那里,那个小城,会埋下我的回忆。

图片发自简书App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似此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