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拒绝过多次拉群的邀请了,至于联盟、社群之类,更是敬谢不敏。
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多人觉得把人聚拢起来就能够人多力量大,这是很容易幼稚的想法,混过社会的人都知道,人多有时候反而是一盘散沙,乌合之众。
特别是在自媒体行业,更是如此。
为什么?
首先做自媒体的人是什么特点?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自视甚高,自命不凡,自恋自负,让这样的人产生凝聚力和组织力,真的非常难。
我早期也加过创作者社群,经历过从热闹到一地鸡毛,再到一拍两散的过程。
年轻人容易有“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庸俗点说就是沾光、依附,人在虚弱的时候就想着打感情牌、义气牌,等到强起来后就不这样想了。
而因为大家层次都差不多,都想着“整合资源”,于是都嘴上说得好听,但心里都是斤斤计较,都怕吃亏,都想占便宜,所以慢慢就是零和博弈的局面。
再小的个体也是品牌,品牌是不能联合的,自媒体IP品牌一定是独一无二,出类拔萃,乃至一枝独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想一想,如果你是李子柒、董宇辉这样的IP,你要跟谁联合?你还需要同行给你增加影响力吗?
自媒体这个行业的特点就注定了大家都是“一人公司”、个体户,这跟创业者开公司是不一样的逻辑,后者需要均衡能力,一个好汉三个帮,必须是依靠团队,而前者的本质是自己雇佣自己,一个人就是千军万马。
其次,任何社群都需要有个老大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过大量的企业家圈子、老板社团、艺术会等,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社群,我告诉你大多数是不靠谱,都是玩掠夺的游戏。
这就跟社群组织者的能力和格局有很大关系,做老大就是要出力出钱出资源,你能够给大家带来好处别人才会听你的,否则你有什么话语权呢?而现在大多数的社群都没有这样的人。
比如说李子柒搞个内容创作者社群,让你缴100万你也愿意,因为她是顶流,她的影响力可以帮到你,可她凭什么帮你呢?
网上也有一些玩社群的模式,主要还是靠信息的交换为商业模式,其本身没有价值,而且组织者通常打着利用别人的主意,踩着别人过河,过河就拆桥。
但世上究竟有多少人是傻的呢?特别是在自媒体行业,哪个不是觉得自己是聪明人?
所以说“抱团取暖”是死路一条,弱和弱聚在一起也还是弱。
与其在一起瞎折腾,还不如自己老老实实去做内容,没必要去浪费时间,浪费感情。
只有等你有了成绩和影响力,才会有合适的资源来给你交换,因此关键是自己的本事,没有力量的话认识人再多也白搭。
写到这里想起个事:记得过去有阵子众筹很火,某企业老板也凑热闹搞了个众筹咖啡馆,结果一大堆的人去抱大腿,等交了钱后去消费发现自己吃亏了,于是在群里大骂,再被踢出群。这就是地位不对等,从来是强强联合做局,很少有强带着弱一起发财的情况。
还是要破虚妄,破情关,现实只论实力,只看利弊,感情不过是遮掩和润滑东西而已。
不过做自媒体还是要讲感情,你没有真情也做不好自媒体。
不真不诚,不能动人。
你要是内容不真诚就不能感动人心,而人与人的关系除了少数人之外,最好的方式就是付费,从经济关系开始,钱是真诚的、直接的、有效率的。
这也是符合商业基本原则——等价交换——的做法,我自己的体会就是大家要敞开谈利益,先功利一些,这样最清爽,人性规律本来就是“有利则聚”,人之常情。否定这点才是虚伪。
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有所发展,人毕竟不是纯粹的物质产物,人有感情,人与人讲究一个志同道合,三观一致。
到了这种层面就不是交换的逻辑了,而是和谐共创,合作共赢,这也有助于破除人的狭隘:不能光想着别人来爱自己,而要问自己有没有主动去爱别人,如果你不爱别人,就不会有人爱你。
老方说这才是内容创作者应该追求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