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人能否将好大学好工作,名车豪宅作为人生的志向呢?当然可以,虽然其出发点是为私心,但既然为私心,则难免懈怠。即便成功,也不免为更大名利所诱误入歧途,或锒铛入狱,或担惊受怕寝食难安,即便能洁身自好,也不免于人生意义处困惑。究其根本,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将个人之人生意义脱离社会群体之外。只有私欲,与兽何异?
时代的需求,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比如毛泽东,马云等人,他们最初其实都不是为名利而去的。倘若为名利,他们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他们的初衷都是为了满足当时时代的需求,也就是人民的迫切需求。远大的志向才能激发顽强的斗志,所以这些人虽然历经艰险,终不改其志,而誓实现之也,也终于大有作为,所以立志务以经世致用为民服务最为重要,这是人生意义的归宿。志向不但解决人生的意义问题,同时也解决奋斗动力的问题。
励志之后该如何做呢?修身、勤学两件事。修身是为了练就一颗仁心。勤学是为了手持利剑,仁心必须有一把利剑方能有所作为,而利剑也必须握在有仁心之人手中。如此德才齐头并进,才能大进,才能稳当。
若修身勤学真能落到实处,则又会得到另一个额外的奖赏,就是成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修身勤学本是为了实现志向——经世致用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成才,成才是从个人私利而言的,本不值一提,但现在的人与其说志向则摇头,但与其说成材则乐。今人大谈成才,其实是理解成了以名利为导向的成功,这样的人去教育孩子,是在以名利诱青少年之私心矣,实际上许多家长都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在为国教子。
立志,修身,勤学,成才,这四者的关系应该是如下图所示: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人谈到立志与成才,都说要成才需立志,一下子就把立志的意义降低到了庸俗的个人私利——成才上,这是本末倒置,大志不利,何以成才?
立志本不为成才,然大志立却成才,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