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我在他乡挺好的》,喜剧演员金靖饰演了一个阳光开朗的悲剧角色胡晶晶,而且在第一集就跳了天桥,那一刻心一震,真的好痛。
又是纵身一跳,想起某中学某大学某高架桥一个个因曾发生过类似事件而封起来的钢筋网格,也想起自己曾经经历的种种纠结撕裂,这一刻忽然很想很想抱一抱那些正挣扎在生死边缘的胡晶晶们:如果,我们死都不怕了,还怕什么?做不到就说,不开心就停,不想做就拒绝,无论对谁,朋友,子女,包括父母。
胡晶晶为什么不拒绝父母,明明自己没有很多钱,为什么不拒绝朋友,包括那个林睿,明知道他不喜欢自己利用自己,还一味卑微地付出。我们明明没有自己以为的强大,别人所谓的光鲜,但那又怎么样,这,不丢人啊!又不是不努力,脆弱不丢人,没钱不丢人,失业不丢人,办不成事也不丢人,长的不好看更不丢人,又不怨自己,又不是自己不努力。这个世界怎么了?为什么那么大的压力那么多的抑郁?
对于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以什么样的形态方式,我们都无从选择,所以,孩子应该是爱的传递者,而不仅仅是父母老年的依靠。我们从小被教育被灌输的都是孝顺礼仪,要为他人考虑学会换位思考,却独独忘了还有自己,有没有问过自己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时不时地让自己开心开心很重要,而不是不知不觉什么时候把自己弄丢了。
好像发生这种事情后,很多说法都是打游戏多了在虚拟世界里待久了迷失了;或者说怎么那么脆弱呢,有什么想不开的啊?简简单单地一句感叹责怪或者异样眼光和叹息都如同隔靴搔痒甚至落井下石,对徘徊在抑郁边缘的人们很不友好更无从说帮助了。方向是否偏颇就差那一束光,在那束光出现的瞬间一定要抓住它,抓住它,牢牢地,就抓住了生命向上的窗口。然后顺着光往外走,往内求,往外多拥抱阳光,拒绝阴暗潮湿的地方,往内多问自己的内心,这一刻喜欢什么,想吃什么想做什么,不影响别人,就去吃去做去开心,其他什么都不要想不要管。
等到渐渐变的强大点了再向后寻,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然后适时调整自己。该放下的就放下,该拒绝的就拒绝,该倒掉的就倒掉。先记住,自己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