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公务员考试面试中“反模式化”要求的兴起,很多考生变得不知所措起来。究竟什么样才算“模式化”?怎样才能做到“反模式化”?成了一个让众多考生焦虑不已的话题。
笔者认为,作为考生来说,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模式化”与思路之间的关系。所谓思路,就是解题的大体方向。比如计划组织类,要怎么列计划和应急预案;要怎么在领导审批通过后,统筹安排人财物做好实施工作;出现意外情况时怎么启动应急预案予以解决;活动结束后怎么总结并上报领导;怎么善后,归档及利用传统和现代媒体宣传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大体思路。
思路就像我们去市政府办事,从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来说,必须向西南方向走,你往北、往东肯定是不对的。但如果不允许坐地铁、公交,不允许骑电动车、自行车,不允许打车或步行,只能开车前往,那这就是陷入僵硬的“模式化”了。
“反模式化”的第二个要求就是要“顶天立地”。答题不能满口空话套话,千篇一律不说,还体现出考生无理论修养,无实践能力,学习浮躁,不够认真。所谓“顶天”,就是要做到能够将党和政府的近期有关报告,领导人关于有关问题的讲话或批示,各级党委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精神等等与考题中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让自己在答问题能够有站位,有高度;所谓“立地”就是结合题目中的每一个关键词体现出细节,表现出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不是模式化地解决问题。
做到了以上几点,再配合表情自然自信,顾盼神飞,语音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则面试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