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供奉

一、生之短暂,求永恒

作为我们唯一一次的生命本身,它可贵非凡,但生命的价值却似乎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人生的动力,决定了人生的内容,甚至我们有时可以为了这份意义而选择放弃生命。

这是什么缘故呢,我想大概是因于生命的短暂而迫使我们去寻找一种比生命更永恒的东西。

至于这个东西是什么,就因人而异了

当以生命为尺度时,名利富贵就显得极不稳定,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所以才有了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的感慨评价。相比之下,情感智慧也许是更稳定恒久的存在

二、浮生若梦,本无恒

都说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带了三分美好,七分幻灭,仿佛人鱼公主的故事,美则美矣,却总逃不过消失的命运,当阳光下的泡沫消散时,永恒的又是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梦是人们心所向往的,希望可以拥有并永远存在的,这里大概包含了两层含义:

1、当我们所希冀的尚处于未来世界时,梦是希望,是追求,是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是求之不得的寤寐思服,此时的苦累欢笑都源于这份求而不得的心,这条求之艰辛的路。

在穿越梦想与现实的鸿沟时,即使不怕路途遥远布荆棘,也忍的下漫漫无期尽沧桑,而对于花无百日红的凋零又做何感慨。

梦不易得却易碎,现实总是没有想象的好

2、对于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只因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拥有又怎样,早晚还不都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梦是易逝的,易醒的,一切的恐慌失落皆来自于面对失去时的荒芜。不过,是人就没办法不食人间烟火,人间繁华无可厚非,也许还是我们太贪心了,想拥有的太多,聪明人面对不能长久拥有的东西宁愿舍了去,也免了追逐时的苦累和失去时的难过。

所以这场人生大梦,我们又该追逐还是放手

三、追逐还是放手,

This is a question

人生在世,或为名所累,或为利所逐,或为情所困,或为义所趋,也许都敌不过一个“痴”字,当你选择了放手此物时,同时也是执着了另一物吧,无论是追逐寻梦,还是释怀放手,进退之间,唯乎一心。

物质、精神分别供养着我们的身体和意识,二者彼此依缠,彼此迷离,而终究是谁拖累了谁呢

内心的悲凉的味道应是起于“非心”而悲吧

生活的内容总是游离于应该做的、想做的、能做的、不得已要做的之间

每个人的在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时,总免不了要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个人精神世界发展丰富的需要、以及实际需要这三者间的平衡

家国天下,一脉相承,受社会影响,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是中国人骨子里普遍的追求,当然对于个人,还会有非常丰富的想法,有人喜欢热闹的生活,有人喜欢平静的生活,有人喜欢非凡的生活,有人喜欢简约的生活,但都要受到现实实际的制约

经营自己的人生,就是寻找以上三者平衡的出路,我们痛苦的根源或许正在于此,因为没有完美的结合,难免顾此失彼

醉卧沙场的豪迈,是用凄清的鲜血建立的功勋

梅妻鹤子的洒脱,隐藏的是生活的艰辛

陶潜曾留下采菊悠然的逍遥自在,但尚有一首诗极言清贫:

夏日常报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

曾写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豪气男儿陆游,在母亲面前,在最爱的女人唐婉面前,因孝舍爱,成全了礼教,埋葬了爱情,沈园里一唱一和的两首《钗头凤》成了他们生死纠缠的,祭奠爱情的贡品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不禁想,若当日两人放舟江湖,南山携隐又如何?没有牛郎织女式的离散,不要这千古传唱的《钗头凤》,只要他们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四、生之供奉,得之失之

有时想,人生就是一场供奉,是一笔虔诚而无奈的交易,有所求,就必须有所付出,有所得,就有所失,得与失之间总有一种诡异微妙的平衡。

从出生起,我们的生命就在做减法,沙漏,多好的比喻,我们用生命供奉人生,用苦难供奉梦想

喜剧满足了欢乐的享受

悲剧却烙下刻骨的印记

凡大作为者,必有其非比寻常的经历

传世诗文亦多成于困顿,司马迁早已有言

还有贝多芬,海伦  凯乐,如果他们可以用毕生的成就来交换当世的欢乐,他们会愿意吗,仕途的平顺,抱负的施展,有声有色的世界,这毕竟也是他们毕生的愿望,但根本不存在如果。

得之,失之,得一,失一

所以,无论怎样的人生际遇,我们都应尽情去体验经历和承担,用圆融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自怨自艾,也不沾沾自喜,用心生活便是,借鉴于自然,借鉴于前人,用精神,用意志,用一切美好的东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