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子6P的第7期文案写作课第一课(写作入门)学习笔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 课堂收获的知识点

1 为什么写作?

A 长久保存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情节,加深记忆,快速整理回顾。

B 帮忙自己梳理思考的过程,提升你的思考力。

C写作是零边际成本的事情,一份时间多次卖出,100个人看你写的东西和1个人看,你的成本不变

D 你的文章作品是最好的简历(《暗时间》作者刘未鹏通过他的博客,即使非对口专业,靠博客文章,成功应聘微软)

2 重新定义什么是写作?

写作=写(你手写你心)+作(二次创作),所以写作这个词出来,是表达个人想法的,而不仅仅是随便写点自嗨型的东西了。

写分为两种,日记式写作和价值式写作,写作的定义,就界定了写作=价值式写作。

3 以投资思维来看是否适合写作?

投资思维:成本和收益的思维,投入和回报的思维。

写作的成本:时间、金钱、精力,写作的收益:个人影响力、精神愉悦感。

成本都可以折算成钱,你的时间成本=工资/工作时间,个人影响力用粉丝来计算,当前的粉丝卖价是一块多一个。

短期的投资思维,以一个月为单位,看写作天平两边,哪个更大,回报大,你的写作是正反馈,你可以继续写下去,但是很有可能你没天赋,付出很多没直接的回报。

用投资观点来指导写作行动就是,用复利效应做指导,成为长期投资者,更智慧。

以年为时间单位,来计算写作的投入和回报。

4 如何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

今天什么热闹写什么,明天换个热门话题,你又追着它写。

兴趣按照层次高低,可分为,感官兴趣、直觉兴趣、志趣,感官兴趣停留于感官刺激本身,今天喜欢豪车,明天喜欢iPhone 8,直觉兴趣是,加入了思考,把感官兴趣转化为直觉兴趣。

人吃饱后思考为什么而吃饭,有了哲学;人抱怨这个社会贪官横行并思考为什么这样,有了社会学。

感官兴趣,易变化不可控;直觉兴趣,稳定可控。

更高一层次的兴趣是志趣,穷其一生做一个事情,如曹操,穷其一生要一统天下,寿司之神穷其一生做寿司,巴菲特读了50多年的年报,丰子恺长达46年画出《护生画集》。

和兴趣的三层次论一样,写作方向也有三层次,感官式写作、直觉式写作、志趣式写作。

感官式写作,停留在感官刺激的表象,有什么浅显地写什么,如一篇写中国最牛逼的知识网红的文章,他比现在的知识网红罗振宇咪蒙牛一千倍一万倍,他就是庞中华,字帖卖了1亿5千万本,但是这篇文章只是流于表面,没写为什么是庞中华而不是别人,庞中华又是怎么引爆国人的书法热的等等。

直觉式写作,把你所看到的结合你独特的知识视野,写出来;比如我是性格咨询师,我在写阅读方法论文章,就和很多作者不一样,我把生涯和咨询的知识可以带入进去。

志趣式写作,找到你投之一生的方向,并做写作输出。

5 如何确定自己适合的体裁?

这个问题留大家还正在讨论中。

6 自媒体写作的三个阶段,如何安然度过?

A 写作内容:专——综——专

几乎每个持续写作者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当然有人写着就突然不写了,经历不了这三阶段。

第一阶段,专,写自己擅长的,比如兴趣爱好、工作心得等。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存货甩完,开始向其他领域挖掘内容,进入综合内容的写作阶段。

第三阶段,太过综合,给不了读者必须锁定的理由,开始思考把方向收窄,在个人擅长和读者需求上找到一个交界点,重新回到专的层面。

B 心理状态:兴奋期——衰退期——稳定期

这个心理状态阶段,是几乎我们做每个事情,都会经历的心理状态,无论是写作、健身、工作等。

课堂收获基本上引用了六子老师的讲课笔记,老师辛苦了。

二 我的几点思考

1, 写作的成果关键是他的价值感问题,你可以动笔,用日记形式记录你的生活轨迹,但你想按老师重新定义的写作概念来写作的话,你要想想你的读者是谁?你的读者为什么要阅读你的文章?日记就放在家里自己看,你写作的话就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要让读者有启迪,有收获。

2, 用投资的思维来看写作?我以前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以前的写作目标就是自己玩的高兴,写到什么地方算什么地方,跟着老师和同学去玩就行。六子老师提出这个观点后,我突然感觉我为什么学习了半年多的知识,为什么收获不大的问题了,我天天看书,高兴了就拿笔写一篇文章,半年来文章写的不多,粉丝是少的可怜,弄的自己学习状态也是高兴时就学,懒时就玩,还以为是自己的时间管理精力管理上的问题,其实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写作的结果导向问题没有解决,你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一个很正确清楚的目标导向,你不认真思考你为什么来提笔的话,你的写作道路注定只能走向一条死胡同,最终不了了之。你如果用投资的眼光来看写作的话,你阅读时会更用心,你写作时花的时间你不会觉得浪费,你的写作态度会有很大提升。

3, 自媒体写作的三个阶段让我现在有了一点写作的方向感了,加大阅读量,再就是不管什么情况先动笔写起来,在写的过程中逼着你自己去学习优秀写作人的写作方法,在写和学的过程中要动脑筋,学到一个临界知识点深入思考,变成自己手中的武器,不断的打磨自己,到最后知识点变成你自己手中的利器后,你写文章时可以信手拈来,遇到分享时你也可以侃侃而谈,直到最后你找到一个交界点,一个一个知识晶体,那就是你功夫,你就是少林寺门口的扫地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96评论 9 209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401评论 25 709
  • 1、2、3……很快就能数到60,也就是一分钟。一分钟如此之短,能做什么呢? 下面,让我们请一位年轻人,来回答这个问...
    蜗牛up666阅读 1,104评论 0 1
  • 文 | 林清玄 摘自《自心清净,能断烦恼》 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
    大尉说说阅读 233评论 0 0
  • 2016年的1月1日,我兴冲冲给我爸打了一个电话,我要在新年的第一天和一群河北老乡一起。商会协会组织年会,我沉浸在...
    是京京呀阅读 406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