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升初应该如何备战?90%的新六年级家长都不知道

秋风飒爽,今年小升初战场的硝烟才刚刚弥去,新的学年又将开始,对于明年的小升初考试,我们新六的学生该如何着手准备?在这里,小编有几点建议供家长参考。

01

政策的把握

今年八月,教育部已经明确中小学择校费近期将不会取消,而具体的小学升初中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出台。从这点可以看出,明年的小学升初中考试,基本上会延续今年的考试选拔方式,不会有太大变动。新六的学生完全可以按照今年各中学小升初选拔考试的科目进行相应的准备。

02

目标的选择

正确的评估自己的实力,选择要报考的中学。在选择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扬长避短,因为不同的中学要求考试的科目不同。(根据报考中学实际情况为准)

如果您孩子的某一科成绩不理想,你应该选择尽量避开要考这一科的学校,成功的机会更大。另外学校离家距离的远近也是您择校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03

考试的准备

数学几乎是每个名校必考的科目。就小升初数学的准备过程而言,注重基础毋庸置疑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练就良好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也非常重要,它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打好基础需要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主要是五,六年级)一一吃透,课后练习题中的“想一想”要能够做到非常熟练,并举一反三。这是对孩子耐性以及学习是否踏实的考验。一味的追求难题,偏题,好高骛远的孩子最后的考试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8月11号刚刚结束不久的清华附中分班考试,考题中就有50%~~60%的题源自课本,基础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这一部分能否做到不失分则是考察孩子的数学基础是否过硬。而练就分析和综合能力,则要找一个好的辅导班,一本好的辅导书,做大量的综合题。

那么如何选择好的辅导班?

其实主要看三点,一是讲课老师是否优秀;二是办班的口碑和信誉。三取得的成绩。

老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兴趣和思维的引导和发散,对方法和考点的总结和归纳,如果能够到这一点,无疑是一位优秀的老师。

一位杰出的老师应该不仅仅只教会孩子做题,如果能够激发孩子对数学的极大兴趣并告诉孩子如何去学习数学,后者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和珍贵!

试想,一个孩子如果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他在课后能不拼命的做题和钻研吗?这样的孩子数学能学不好吗?而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题目和时间是有限的。

如何做题?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熟能生巧,必须倚靠做适量的练习题。如果同一个题目,做题时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尝试不同的解法并比较不同解法之间的不同,从中找出最好最快的解题套路,养成了这样的做题习惯,长期下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题的感觉肯定会大大提高!

还有,就是对以往所学过的知识点的重复和反复也是非常必要的。“重复是学习之母”(狄茨根语)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在重复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加深对知识点和考试要点的理解,在重复的过程中对以前的弱项加以弥补。这样的复习方法也会有明显的成效。

04

心态的调整

小升初考试是孩子们自上学以来人生所面临的第一次重大考试,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知识的充分储备以外,备考和考试的心态也非常的关键。

其实,大部分孩子在升六年级后心理都会感受到一些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自己和周边同学,有一些则来自于家长。

我个人认为,家长更为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告诉孩子学习和努力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则帮助孩子缓解心理的压力,比如可以通过周末抽出一个时间来陪伴孩子郊游或是从事某项体育运动(游泳,打羽毛球等等)来做到这一点,同时也兼顾了休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就是这个道理。而辅导班的老师在上课和课间的时候也有义务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考试心态。

最后,祝所有有着梦想并付诸努力的孩子们明年考试成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