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事业有成的同学在一起的时候,他常说:当心情不高兴的时候,回到母亲的身旁,或者给母亲打一个电话,心里就感觉到特别的踏实,干事创业也觉得信心满满了;当事业受挫的时候,开车回到家乡的小山村,转一转看一看,瞬时间心情扭转过来,心情也高兴起来,好像加了油一般,又恢复了生动鲜活的模样。
我也有着同样的经历。2008年的时候,我单枪匹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工作天地,难以从人生的折角拐过来,心情异常灰暗。我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旁,虽然没有过多的话语安慰,当我在面对父母的时候,心情瞬时间安静了下来,躁动不安的心平寂了下来。我满血复活,重新踏上了充满挑战的人生旅途。
多少次回到家乡,多少次小雨沥沥,我一口气跑上了家乡的山脉,空气湿漉漉的,雾气笼罩着山野和村庄,充满了离奇梦幻的色彩,俯瞰着生我养我的故乡,心里的忧愁和哀怨也随着那飘荡的云朵一扫而空,随着飘渺的雾气一荡而散了。
还有一次心情愁闷,我跑上了家乡的盘路,面对着蓝天白云,俯瞰着山花野草,我发起了对生命的询问,对哲学人生的思考,和故乡的山野田地进行了完美的对话,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三问,对人生和天地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后来母亲不在了,我觉得人生少了很多很多,虽然我已长大成人,并且在逐步走向成熟,甚至已经开始了中年的旅程,但是我在母亲面前永远是个孩子;虽然母亲也很脆弱,甚至也很胆小怯懦,但是她在我们面前,永远敞开她的博大胸怀,为我们遮风挡雨,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
故乡的土地承载着我们儿时的记忆,多少次梦回故乡,奔跑在山山岭岭,抓蝎子捋酸枣,摘柿子打核桃,满载着儿时的梦幻,记录着童年的纯真。一次次研墨动笔,心书故乡,一篇篇整理成文,犹如一朵朵浪花在我的脑际成山成海,成为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母亲不在了,感觉到天也塌了,世界黑暗了,整个人生变得一塌糊涂。追忆母亲的音容笑貌,每个月的初七,我都要回去给母亲上坟,最亲最近的身影永远回归了黄土地,归于了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当我虔诚的跪下去的那一刻,我分明感觉到母亲在另一种方式给予我温暖和力量。
我生于家乡的黄土地,受着黄土地的恩泽一天天长大,虽然长久的离开了她,但距离却并没有冲淡我和她之间的情感,反倒是愈远愈烈,愈久愈醇,如老酒的芬芳,飘出庭院,飘出巷子,丝丝缕缕,绵延不绝,萦绕着我这个天涯游子。
这个时候,同学的母亲打来了电话,问他晚上回家吃饭不?他说今天晚上在外有事,就不回去了,母亲一再嘱咐他不要喝酒。此时此景,我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
故乡,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根脉。它记录着我们的欢笑与泪水,见证着我们的成长与蜕变。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那份对故乡的思念,都会化作前行的动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不忘初心。
于是,我明白了,无论是事业上的成功,还是生活中的挫折,只要心中有爱,有对母亲和故乡的深情厚谊,我们便拥有了面对一切困难与挑战的勇气与力量。这份力量,将伴随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直到世界的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