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空间】那些怪诞又实用的日常心理学

作为一个心理学科班出身的教育工作者,书中的很多东西真的可以直接搬入课堂使用呢。

1、开启大脑的准备状态

【原理】1、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写出来,集中想办法;2、身心放松,把问题随身带;3、带着问题去吸收,比如参观美术馆、与人交流。

【分析】第一步把问题全部写出来,其实是在释放大脑的空间,第二步其实也是一样的作用,减轻大脑的负担,但不忘问题;第三步带着问题去找答案,比如和别人交流,你需要明确自己沟通的目标是什么,才能更好地达到沟通的效果。

【应用】当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去解决,而是先写下来,等到情绪平缓后,找专家或同行咨询,以此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2、转换视角

【应用】a、换一个身份,比如孩子视角、导师视角、你最崇拜的榜样视角。当很难决策时,想一想,如果是你最崇拜的榜样,比如剽悍一只猫,秋叶,他们会怎么去思考,怎么去分析,怎么去选择。

b、转换成类似的场景:比如“写读书笔记”转换成“我在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比如“一年读50本专业相关的书”转换成“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去写一本书”

3、认真玩耍

【金句】只会学习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应用】小长假4天,我决定给自己放一天假,带家人去公园露营,放松心情,不给自己布置任务,带上相机,打开视野,看看能收获怎样的美景和心情

4、保持好奇

【金句】我不是绝顶聪明,也不是天赋异禀,我只是充满好奇

【应用】向金五之学习,用2岁孩子的视角去探索周围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