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下客:人类屋檐下的燕子往事

暮色中的老宅总蒙着层琥珀色光晕,当第一对燕子掠过雕花窗棂,檐角的铜铃便轻轻晃出细碎声响。这对深谙"旧时王谢堂前燕"典故的生灵,将泥巢筑在我家堂屋梁下,从此以檐为纸,以羽为笔,在人类的烟火里写下了绵延十年的生命诗篇。

筑巢期的燕子最是勤勉。春日清晨,它们衔着沾着晨露的草茎与湿润的泥土,用喙将材料精心堆砌。每一次俯冲与盘旋都带着韵律,像在进行某种古老的仪式。有时夫妻二燕会同时停在巢边,用翅膀轻触对方,仿佛在交流筑巢的心得,又似在互诉衷肠。唐代诗人顾况曾写"泥融飞燕子",眼前的景象,正是这诗句最鲜活的注脚。巢的内部逐渐成型时,它们还会用腹部反复摩挲,将唾液与泥土充分融合,使巢穴既坚固又柔软,恰似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打造的温暖摇篮。

雏燕破壳后的日子,巢穴成了最热闹的所在。"梁间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白居易笔下的场景在此重现。亲燕每日往返数十次,翅膀掠过堂屋的声响如同急促的鼓点。它们精准地将食物送入雏鸟张开的黄喙中,每一次喂食都伴随着幼鸟急切的啁啾。随着雏燕日渐长大,巢穴里常常挤得满满当当,幼鸟们探出毛茸茸的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屋内的一切,偶尔还会模仿亲鸟的动作,练习扇动翅膀,为即将到来的飞翔做准备。

岁月流转,燕子一家年复一年地在我家繁衍。它们遵循着"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古老约定,每年春天准时赴约。渐渐地,我发现老燕的羽毛不再如往昔那般鲜亮,飞行时也少了几分轻盈。某个深秋,当其他燕子都已踏上迁徙之路,有只老燕却独自留在巢中。它不再频繁外出,只是安静地蜷缩在巢穴一角,偶尔用喙梳理着稀疏的羽毛。那几日,另一只燕子会不时飞回,带来食物,轻轻啄它的身体,似在安慰。最终,老燕在一个寂静的清晨,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它的伴侣将它的身体推出巢穴,随后久久盘旋,发出悲戚的鸣叫,那声音仿佛在诉说着相伴一生的不舍与眷恋。

十年光阴,燕子的巢穴历经风雨,也见证着我家的变迁。它们不仅是屋檐下的房客,更是生活中的诗意点缀。它们用生命诠释着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让我懂得,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依然存在着这般温暖而动人的生命故事,如同永不褪色的画卷,镌刻在岁月的长河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春天早晨的空气真新鲜啊,我很久都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妈妈高兴地对悠悠兔说。 她们正走在乡间小路上,沐浴着阳光、呼...
    秋一梦阅读 222评论 0 13
  • 已是八月,熬过最热的几天,连着几天阴雨,天气凉爽极了,阳台吹过来阵阵风,我惬意的躺在布艺沙发上午休。刚闭眼,楼上装...
    林翻飞阅读 844评论 5 3
  • (一) 看到燕子来我房檐下做窝,又想起了小时候老家堂屋的燕子。最初到老家做窝的是一对“家...
    阳光明媚lcx阅读 2,033评论 0 12
  •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一阵清脆的鸟叫声,把我从老家的午觉中唤醒,睁开惺忪的眼睛,定神一听,这...
    小妮当当阅读 1,342评论 0 0
  • 在许多文化和传统中,燕子都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它们轻盈的身姿、欢快的鸣叫声以及勤劳筑巢的习性,都让人们十分喜爱和敬仰...
    鱼机燕雅阅读 165评论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