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脾气是种病,为什么你不治

    身体疲惫时,孩子稍一折腾,怒火攻心,少不了一顿吼。而父母的唠叨,毫无理由,便内心抗拒,烦躁,听不下去,也没耐心好好回复。姐妹们相处,也时时忍不住不耐烦,出言不逊。对老公也是,一言不合,就针锋相对,非要争个高低。可是,对所有的朋友,同学,我却表现得温柔体贴,与世无争。

    为什么面对他人可以如此平和,对自己人却那么苛刻?我是怎么获得这种人生模式的?

    小时候,家境贫寒,姐妹又多,贫穷夫妻百事哀,父母没少吵架。爸爸,是个倔脾气,凡事总要争个赢,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姆妈,脾气也急,也倔。两个人常常针尖对麦芒,吵得不可开交。耳濡目染,这些成了我的情绪反应学习:用一争高下,强词夺理来赢取胜利。但面对外人,姆妈却永远好说话,好脾气。而爸爸,在外面仍然保持他的好争和暴脾气,结果是人际关系紧张。

    这么分析,我的脾气是父母的综合体。在家里,用我爸的强势获取价值,而在外面,又用我妈的弱势,赢得和平的胜利。其实,都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我妈的价值是做个传统观念里的好人,她通过别人的认可获得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小小的我,应该是仔细观察过他们的处境,做了自己的选择:对亲人缺乏耐心,对朋友却宽厚仁慈。

    那么,成年以后,我是何时发现自己这些性格特征的呢?是在婚后。婚前一直在学校读书,经济不独立,根本无从下手去思考这些心灵的问题。那会,满脑子时对未来的幻想和迷茫。此外,因为大部分时间在校园度过,跟家人的接触很少,就算回家了有各种不适和冲突,我大多数时候选择了逃避,因为吃人家嘴短,没有底气去面对矛盾。

    毕业前一年多,跟老公一起在外工作,直到怀孕辞职待产才回到家乡。怀孕,生孩子,带孩子,我突然从象牙塔里被摔出来,直面各种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就像水土不服,哪里都不对了。孕期身体时常不适,情绪波动很大,几乎要产前抑郁了。而一切的痛苦,不想告诉家人,也无从说起,毕竟从来没有在他们面前表现软弱。产后几乎独自一人带娃,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宝宝两岁半进去早教托班。这三年的时间里,我无法思考,一边跟身体的不适对抗,一边疲于应付孩子的日常,甚至还要时时担忧自己的未来。无数个夜晚,小妞入睡后,一个人崩溃,哭得稀里哗啦,不能自已。我知道自己的状态不对,可是无法思考,更别谈什么情绪管理。

    青春岁月,懵懂无知,跌跌撞撞,没有方向,把时间耗在彷徨之中;尚未自立,又早早步入婚姻,躲在老公造的象牙塔里,不谙世事;初为人母,突然被流放似的,一个人撑起了育儿的重担,身体和精神都没做好充分准备,被时间推着往前走,沮丧,难过,抑郁,暴躁易怒……两年的时间,生生地失去了一个肾。这一切,看似突然,其实并不是不能理解。情绪找不到倾诉和表达的机会,最终用身体表示抗议。无数次的看病就医,服药,对很多事越渐看开。慢慢地,自己特别想寻求内心的平和,充实,想改变亲密关系的模式,获得新的进展。

    于是认真看了很多心理学书籍,试着分析自己,突破自己。那些理论并不能让我立即获得情绪管理的秘诀,但提供了很多方法,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努力,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量。

ps:一边写一边跑题,真的要哭晕在厕所……今天是我的写作马拉松第一天,每天坚持写1000字,表达自己,认识自己,超越自己。

今天写的很烂,也许明天还是很烂,跑题跑到外星球去,没关系,总有一天你会还回到这里!

不要放弃

放弃了就是百分百的失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枯藤老树昏鸦 好久都没有画画了 这段时间喜欢上了这种调子的画 随性,简单,看起来比较舒服 喜欢用...
    夏至未至www阅读 4,576评论 4 3
  • 大亲友:我们今天提早下班 鱼大:你不用跟我报备你的行程 大亲友:你不要太羡慕我 鱼大:不羡慕,还有1个半小时,我也...
    我有第三只眼阅读 793评论 0 0
  • 发心: 我今不是为了我个人而闻思修,而是为了六道轮回一切如母有情众生,愿一切如母有情众生能够早日离苦得乐,清净业障...
    井田婷婷阅读 1,326评论 5 3